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鉴定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何鉴定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答:以图2-48所示的锯齿波触发电路来说明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当ub4<0.7V时,V4截止,V6、V5饱和导通,V7、V8处于截止状态,电路无脉冲输出,此时电容C3呈右负左正状态,电路处于“稳态”。⑤点电位随着C3反向充电逐渐上升,V5和V6又导通。⑥点电位又突降,致使V7和V8有截止,输出脉冲终止,电路恢复到“稳态”。暂态时间的长短由C3的反充电电路时间常数决定。在锯齿波触发电路中,调节恒流源对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可以改变。

如何鉴定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简述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以图2-48所示的锯齿波触发电路来说明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1)同步电压(锯齿波)的产生与移向环节 V1、V9R3R4组成恒流源电路,R1C1和V2组成锯齿波形成电路,由该电路产生锯齿波,调节R3可改变锯齿斜率。适当选择R1C1的数值,可取得底宽为240°的锯齿波。V3为发射极跟随器,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①~③点的波形如图2-49所示。

ub4<0.7V时,V4截止,V6、V5饱和导通,V7、V8处于截止状态,电路无脉冲输出,此时电容C3呈右负左正状态,电路处于“稳态”。

ub4≥0.7V时,V4导通,④点电位下降,⑤点电位亦突下降,V6被反偏而截止,⑥点电位突跳上升,V7和V8饱和导通,电路通过变压器二次绕组输出的触发脉冲,这种状态是暂时的,称“暂态”。此时电容C3被反向充电,试图反充到右左负,电压达14V,如图2-49中⑤点波形虚线所示。⑤点电位随着C3反向充电逐渐上升,V5和V6又导通。⑥点电位又突降,致使V7和V8有截止,输出脉冲终止,电路恢复到“稳态”。由此可见,电路的暂态时间也就是输出触发脉冲的时间,即脉宽。暂态时间的长短由C3的反充电电路时间常数决定。

(2)强触发环节 图2-48中右上方点画线框是强触发环节。单相桥式整流供电,C7两端获得50V的强触发电源。V8导通前,N点电位为50V;当V8导通时,N点电位迅速下降,一旦降至14.3V,二极管VD10导通,N点电位被钳制在14.3V,如图2-49中N点的电压波形uN所示;当V8由导通变为截止时,N点电位再上升到50V,准备下一次强触发。电容C5是为了提高强触发脉冲前沿陡度而附加的。

(3)双窄脉冲产生环节 “内双窄脉冲电路”可在一周期内发出间隔60°的两个窄脉冲,这种电路目前应用较多。(www.xing528.com)

两个晶闸管V5和V6构成一个或门。当V5和V6导通时,⑥点电位为-13.7V,使V7和V8截止,没有脉冲输出。但不论V5和V6哪一个截止,都会使⑥点电位变正,从而使V7和V8导通,有脉冲输出。第一个脉冲由本相触发单元UC所对应的移相角α使V4导通,V5截止,于是V8输出脉冲;隔60°的第二个脉冲由滞后60°相位的后一相触发单元,在产生脉冲时刻其信号引至本相触发单元V6的基极,使V6截止,于是V8又导通,即第二次导通,第二次输出脉冲,因而得到间隔60°的双脉冲。VD3R12是为了防止双窄信号的互相脉冲信号干扰而设置的。

978-7-111-45786-2-Part01-272.jpg

图2-49 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电压的波形

在锯齿波触发电路中,调节恒流源对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可以改变锯齿波的斜率。

试题精选在锯齿波触发电路中,调节恒流源对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可以改变(BB)。

(A)锯齿波的周期 (B)锯齿波的斜率 (C)锯齿波的幅值 (D)锯齿波的相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