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合凹模设计要点
为了解决凹模的横向裂纹,生产中常采用横向或纵向分割的凹模结构。为了提高凹模强度,防止纵向裂纹产生,生产中普遍使用预应力组合凹模,预应力组合凹模的优点是:提高了凹模强度,减小了凹模圈尺寸,节约了合金工具钢,便于进行热处理,提高了凹模热处理质量,凹模圈损坏后,可以更换内圈。其缺点是:层数越多,加工面也越多,各接合面加工精度较高,加工压合工艺要求高,为此只推荐二至三层组合凹模。
表7 - 36 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注:式中 Dmax、dmax——制件上极限尺寸(mm);
dmin、d1min——制件下极限尺寸(mm);
Δ——制件公差(mm);
δ——制件壁厚(mm);
δp、δ1p、δd——凸、凹模制造偏差(mm)。
设计组合凹模时,必须确定以下4个具体问题:
1)根据冷挤压单位压力的大小,首先应确定凹模结构形式,见表7-37。
2)在已知凹模型腔孔径d1的条件下,确定各层凹模的直径d2、d3与d4。d3=(4~6)d1,d4=(4~6)d1。
3)确定各层凹模的径向(双面)过盈量δ与轴向压合量C。
4)如何对组合凹模施加预应力。
表7 - 37 组合凹模的形式
2.二层组合凹模的设计
二层组合凹模结构如图7-37所示,具体参数见表7-38。
3.三层组合凹模的设计
三层组合凹模结构如图7-38所示,具体参数见表7-39,组合凹模径向过盈系数经验值见表7-40。
图7-37 二层组合凹模(www.xing528.com)
d1—凹模内径 d3=(4~6)d1C2—d2处轴向压合量(C2=δ2d2) U2—d2处径向过盈量(U2=β2d2) γ=1°30′(锥度可向上,也可向下) δ2—d2处轴向压合系数
图7-38 三层组合凹模
d1—凹模内径 d4=(4~6)d1C2—d2处轴向压合量(C2=δ2d2) U2—d2处径向过盈量(U2=β2d2) C3—d3处轴向压合量(C3=δ3d3) U3—d3处径向过盈量(U3=β3d3)
4.组合凹模压合方法
组合凹模压合方法见表7-41,组合凹模压合顺序见表7-42。
表7 - 38 二层组合凹模设计参数
表7 - 39 三层组合凹模设计参数
表7 - 40 组合凹模径向过盈系数经验值
表7 - 41 组合凹模压合方法
表7-42 组合凹模压合顺序
注:拆卸时,应是先压出凹模,再压出中圈。
组合凹模中圈与外圈材料可按如下选择
中层预应力圈:5CrNiMo、40Cr、35CrMoA、30CrMnSiA,淬火、回火后硬度为45~47HRC。
外层预应力圈:5CrNiMo、40Cr、35CrMoA、45、0CrNiMo,淬火、回火后硬度为40~42HR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