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强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

超强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快超强激光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之后我们组利用488 nm的光纤激光搭建了振荡器,得到了8.7 fs的脉宽,这项成果是国际上首次使用蓝光吸收峰的二极管泵浦出钛宝石激光,使得这种激光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成本也大幅下降。之后通过与国内各个大学和研究所做晶体的课题组合作,让我们有能力使用不同的增益介质来制作振荡器,这样不仅结构更紧凑,而且成本更低廉。

超强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

超快超强激光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超快超强光源的应用还非常有限,甚至是基本没有。1981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激光锁模技术,实现了超快激光的输出。然而,该技术采用染料作为介质。染料是液体,会挥发,导致激光无法长期稳定工作,经常要补充染料。到了1991年,有了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在苏格兰的一个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钛宝石实现自锁模,且功率可以轻易达到几百毫瓦。一开始这种激光脉宽达60 fs,后来逐渐压缩。钛宝石激光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它带来了非常多的应用工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泵浦光作用下,晶体会形成克尔效应,它对中间的光的非线性折射率比较强,而对边缘的光比较弱。这样就出现了类似透镜的效果,使得一个高斯光经过它之后出现了聚焦;更进一步,由于中心焦距短,边缘焦距长,因此强光聚焦得深,而弱光聚焦得浅;此时再加上一个光阑,就可以挡住弱光,透过强光;最后在腔内经过多次往复以后,就形成一个很窄的脉冲。上述过程就是克尔透镜锁模技术。得益于此,飞秒激光从染料时代迈入了固体时代。

在这之后,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把脉宽做得更窄。其中一个方案是先缩短晶体的长度,这样降低了色散,接着再利用一个棱镜对来补偿,使得腔里的晶体色散变得尽可能小,最终实现了脉宽仅有8.5 fs的记录。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研究员利用啁啾镜,通过反射镜的正色散补偿镀膜晶体的负色散,成功将脉宽压缩到了7.5 fs。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棱镜对可以使得脉宽连续变化,但是由于棱镜对间隔是恒定的,所以无法缩短激光器的腔长;而啁啾镜可以实现更短的腔长,但由于啁啾的特性,无法连续改变脉宽。

尽管人们已经将脉宽压缩到几个飞秒,但获得这样的超强超快激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太高,特别是泵浦源的成本。如何让激光器更平民化、更紧凑高效,是摆在科学家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一个想法是利用二极管泵浦,这样会伴随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钛宝石激光器的吸收峰在490 nm的位置,而二极管很难满足这样的波长。因此,我们往往使用氩离子或者通过倍频1064 nm获得532 nm的激光作为泵浦。之后,美国的研究人员利用450 nm的蓝光二极管来泵浦,实现具有十多个飞秒的超快激光。之后我们组利用488 nm的光纤激光搭建了振荡器,得到了8.7 fs的脉宽,这项成果是国际上首次使用蓝光吸收峰的二极管泵浦出钛宝石激光,使得这种激光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成本也大幅下降。(www.xing528.com)

钛宝石激光器尽管可以用490 nm激光做泵浦,但是这种波长还是不够大众化,这类激光器并不多。现在半导体激光器常用的是808 nm、940 nm或者970 nm的波长。技术非常成熟,产品价格很低。所以我们想,如果能用这样的激光作为泵浦,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之后通过与国内各个大学和研究所做晶体的课题组合作,让我们有能力使用不同的增益介质来制作振荡器,这样不仅结构更紧凑,而且成本更低廉。

我国研究人员在2011年的时候,实现了能量30 J、脉宽28 fs以下,即对应峰值功率为1.16 PW,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2016年又实现了5.3 PW的超强激光。目前,上海光机所正在进行100 PW的激光器建设工作,预计将在2022年或2023年的时候建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