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水库库盆地的地质概况

上水库库盆地的地质概况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蓄水后,在库水的长期浸泡下,库岸易软化的泥灰岩、粉砂质页岩的抗压及抗剪强度将降低,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骤升骤降的运行工况,将使渗入到岸坡的库水不能及时排出,对岸坡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上水库库盆地的地质概况

(1)上水库库盆是利用天然东沟,在宝泉村上游1km左右建堆石主坝,在东沟上游库尾建砌石副坝,并经对东沟两侧规整开挖后形成库盆。

(2)根据库区地形、地质条件及库岸防护设计要求,高程750.00m以下,开挖至高程743.00m,黏土铺盖至750.00m;从目前考虑的设计方案(高程750.00m以下)看,岸坡上的覆盖层及强风化卸荷层绝大部分被开挖掉,使岸坡基岩为弱风化至新鲜岩石,然后沥青混凝土护坡。根据岩体结构、岩性及结构面等条件综合考虑,可将岸坡分为两个稳定性分区。

(3)Ⅰ区:库水位以下大部分岸坡,地层正常,主要由薄层结构的泥灰岩、粉砂质页岩组成岸坡,另在正常蓄水位附近,有少量的中至厚层结构的灰岩。在未蓄水时,由于工程边坡比自然边坡缓,库岸边坡将处于稳定状态。但是蓄水后,在库水的长期浸泡下,库岸易软化的泥灰岩、粉砂质页岩的抗压及抗剪强度将降低,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骤升骤降的运行工况,将使渗入到岸坡的库水不能及时排出,对岸坡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泥灰岩、页岩软弱易风化,在施工开挖到建基面时,也需要对建基面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因此,从库岸稳定角度考虑,对库盆设黏土铺盖是必要的。

Ⅱ区:库水位以下库区中部F1至F6断层间由断层及其间所夹岩体组成的岸坡。由于岩体较为破碎,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其工程开挖边坡已接近最大自然稳定边坡。因此,一方面针对断层发育不同情况需采取固结灌浆或混凝土塞等不同的工程处理措施;另一方面,更要做好岸坡的保护措施。(www.xing528.com)

(4)在前期勘探过程中,为查明覆盖层厚度,在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布置了钻孔40余个,总进尺达3000余m;同时考虑钻探成果的局限性及时间性,还进行大量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共完成地震剖面20条,低速带点10个,露头弹性波测试2处,测线累计长度4.20km,工作方法采用地震折射法勘探。但由于库底覆盖层为砂卵石层,以块石和碎石为主,基岩为寒武系馒头组泥灰岩、页岩以及粉砂岩,受风化卸荷影响,上部岩石较破碎,基岩弹性波速较低,地震勘探的精度受到一定影响。为了解覆盖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对其进行大量的室内、外科学试验,其中大型载荷试验5组,颗分30余组,常规物理力学试验10余组。根据以上工作,对整个勘察成果经过分析,形成了上水库基岩等高线图,对于基岩露头和勘探揭示的基岩等高线一般采用均插法进行展布。通过勘探表明,库坝区冲沟覆盖层分布广泛,左岸(今4号沟)至主坝坝址在750.00~780.00m高程以下分布有较大范围的坡、洪积物,一般厚10~35m,钻孔ZK105处达41m。主坝坝址右岸740m以下分布有半胶结松散状坡积物,厚10~16m。副坝附近也有一定范围的覆盖层。覆盖层的物质组成、结构、分布厚度十分复杂,既有半胶结状,也有松散状。高程780.00m以上覆盖层多分布在冲沟内。由于冲沟发育且埋藏较深,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同时受工作量及勘探手段的制约,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开挖后与前期勘察成果有一定的出入。

(5)随着2004年6月8日主体工程的开工,库盆开挖全面展开,发现库岸冲沟覆盖层的分布和规模与前期阶段的判断有一定的出入,为了给制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施工阶段对冲沟覆盖层工程的地质特性进一步开展了分析评价工作。

在库盆开挖过程中,环库两岸发育有大小不一的冲沟7条。从已揭露冲沟看其发育多为V形,冲沟与岩石边坡连接段陡峭,下切剧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