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高区域构造的稳定性?

如何提高区域构造的稳定性?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区广泛发育的是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本区的构造稳定性主要受西侧的汾渭地震带和东侧的邢台—河间地震带控制。由于河口村水库距上述两断裂带较远,当沿两断裂带发生强烈地震时,经长距离衰减,对工程区域稳定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盘古寺断层的形成时间为燕山期,但喜山期还有一定活动。盘古寺断层派生的坝址区各分支断层,其活动性特征,应与主干断裂相同。

沁河河口村水库工程区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祁吕贺山字形构造及太行山新华夏系三大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水库区则处于次一级构造体系晋东南“山”字形构造弧顶内侧与马蹄形盾地相毗邻的地带。工程区广泛发育的是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

本区的构造稳定性主要受西侧的汾渭地震带和东侧的邢台—河间地震带控制。由于河口村水库距上述两断裂带较远,当沿两断裂带发生强烈地震时,经长距离衰减,对工程区域稳定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距坝址较近的盘古寺断层,是一条区域性大断层,第四纪以来曾有过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迹象。盘古寺断层总体呈近东西走向,延伸长度大于60km。断层沿太行山山麓展布,构成平原与山区的分界线。在山口河附近,该断层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仍沿太行山山麓延伸;南支则沿孔山山前展布,没入第四系之中。(www.xing528.com)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盘古寺断层的形成时间为燕山期,但喜山期还有一定活动。

为了研究盘古寺断层的活动性,2002年取5组断层泥样品进行年龄测试,盘古寺断层最新活动年龄测定范围值在12万~70万年,仅一组为12万年,大部分早于20万年以上。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的规定,盘谷寺断层应不属于活断层。盘古寺断层派生的坝址区各分支断层,其活动性特征,应与主干断裂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