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000—前2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在欧亚大陆和北非地区诞生。四大文明中的每一个都伴随着发源于史前期的玉石神话信仰,以及由玉石崇拜所衍生出的贵金属崇拜。在古埃及是黑曜石、青金石和绿松石崇拜加黄金白银崇拜;在苏美尔和巴比伦是以青金石为主的玉石神话和各种金属神话;[27]在古印度是贵金属和多种玉石崇拜,包括玛瑙、绿松石和青金石,尤其是替代天然青金石材料的人工材料——琉璃。[28]除了上述三大文明外,唯有诞生在东亚的华夏文明,不仅全面继承着来自史前的玉石崇拜传统,而且在公元前5世纪孕育出一整套有关人格理想的“玉德”理论,这便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重大思想发明——君子比德于玉。作为儒家伦理之基石的,是同时来自史前信仰的两大要素:玉石崇拜与祖先崇拜。二者集中体现在一种延续1400多年之久的玉礼器上,那就是今人称之为“玉柄形器”的上古玉器。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玉柄形器发源于距今4200年前的石家河文化玉器,兴盛于华夏文明早期的虞夏商周四代,到春秋时基本废止不用,但还是偶有发现。至战国以后就逐渐失传了。后人面对此类器形,只能作出各种联想和猜测,根本忘记了其原初的用途。春秋时期以后成书的重要礼书如“三礼”,甚至都没有记录下它原有的名称。
儒家学说兴起于春秋战国之际,那正是西周王权旁落之后“礼崩乐坏”的时期。儒家倡导君子比德于玉的人格理想,为的是恢复西周以前圣人(圣王)以美玉为标志物的大传统价值观。玉德说背后的古老信仰要素是,玉器既能够体现天神的超自然存在,也能够体现祖灵的存在。换言之,从神灵凭附于玉和祖灵比德于玉的神话想象,到儒家用美玉比喻人格修炼境界,完全是大传统玉石神话信仰的世俗化和伦理化转变。后人习惯于从伦理道德方面解说,形成一种新的君子比德观和君子佩玉习俗,取代和遮蔽了更加悠久的“祖德”观,即祖先比德于玉的信仰及实践。借助于当代考古发现,今人有可能穿越汉字文献小传统的束缚,根据出土的远古玉器实物,复原那个失落已久的大传统。
祖灵祖德是夏商周历代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价值所在,故不仅生前要用玉礼器和竹木类制作祖像来崇拜,就连死后也要佩戴在腰部或安置在棺木里,以期永远地伴随。从出土玉器的情况看,首先是史前玉器上的祖神形象的出现:从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玉礼器上普遍出现的神人兽面纹形象或圆雕人头像,或可看到四五千年前华夏祖先崇拜的早期表现,其具象化形式和功能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彩绘祖像图。其次是由江汉平原的石家河文化到中原二里头文化,以及随后的商周两代一直盛行的玉柄形器,有学者将它看成后世祖灵牌位的前身。孔子曾感叹夏商周三代古礼一脉相承,[29]如今从玉柄形器的沿革看,孔子的话确实能得到玉礼器方面的佐证。率先生产柄形器的石家河文化晚期,距今约有4200—4000年,[30]大致对应着虞和夏两代。这里既有批量制作的玉人头像,也有玉柄形器,可分三类:一是光素无纹饰的;二是顶端雕琢为开花状的;三是柄上刻画分节和人面纹饰的。这三种形式都在日后近千年的中原王朝玉礼器中继承下来。距今约3700年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玉柄形器18件,其中有一件最精美的是白玉质,雕有神人兽面纹和花瓣纹,既威严又神秘。商代遗址和墓葬中常见玉柄形器,其分布已遍及北方各地,如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一次发现随葬数量最多的殷墟妇好墓,共出土33件。商代小型墓中也有一定的普及率,随葬位置多见于墓主人头部或腰部。玉柄形器在某些祭祀坑中也有发现。这意味着来自虞夏时代的石家河文化玉礼器在商代社会极度崇拜祖先的氛围里,发展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符号物。1991年殷墟出土6件朱书玉柄形器,把6位祖先的大名写在器上,如祖庚、祖甲、父癸等,[31]这就异常生动地证明了古人的如下观念:玉柄形器可承载祖德、祖灵。这是出于一种宗教的想象。西周时期,柄形器的数量有增无减,还增加了雕琢凤鸟纹的新形式,[32]再现周人的天命观和王权起源神话“凤鸣岐山”。随着西周国家的衰亡,流行1400多年的柄形器终于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在祖先比德于玉的礼制大传统废墟上,儒家才重建出君子比德于玉的新传统,并深刻影响到其后2000多年华夏玉文化的发展。
就史前期玉柄形器的源流看,南方起源的可能性较大。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出现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200年,2012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公布神木石峁遗址的龙山文化古城及出土玉器,该城的存续年代是公元前2300—前2000年。目前发掘出玉器的数量还很有限,是否有批量的玉柄形器还不得知。陕西以西的齐家文化玉器则不流行玉柄形器。这就意味着南方石家河文化玉器向北方传播的可能性。石家河玉器和石峁玉器处于大体相近的年代范围里,在具体器形种类方面谁影响谁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出土资料作数据分析才能有较为确凿的判断。
商代早期国家礼制的用玉情况,突出体现在郑州商城的发掘结果(图6—10、图6—11)。郑州商城出土玉器总数为213件,其中玉礼器5种共83件,是各类玉器中数量最多的。83件玉礼器中前4种加起来一共30件(其中有玉璧8件、玉琮1件、牙璋2件、玉璜16件,等等),而柄形器一种的数量就有53件。[33]可知这是商代早期玉礼器生产中占比数量最大也最重要的玉礼器。就陕西长安县张家坡西周贵族墓地出土玉器种类看,情况依然如此。由此带出的问题是:柄形器何以成为商周两代玉器生产中最主要的器形?能否通过象征祖灵的此类玉礼器的大量使用情况,反推殷商和西周时期祖先崇拜及相关礼仪活动的普及和发展呢?
图6—10 河南郑州洛达庙三期出土的商代玉瑗和玉柄形器
(引自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洛达庙遗址发掘报告》)
从甲骨文专家伊藤道治的下述判断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殷代人的宗教态度,从第一期到第五期,逐渐把祖先灵看作神灵,祭祀祖先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与此相为表里的是王权的确立。可能由于重视对祖先的祭祀,以致王权被看得更为神圣。”[34]将祖灵与神灵等同看待,是华夏文明的一大特色。不仅汉族是这样,诸多少数民族也是这样。例如上一节所引彝族祭祖歌词就把祖灵和神灵看成同样降临自天的神圣生命。(www.xing528.com)
图6—11 河南郑州商代二里岗上层一期出土玉柄形器14件
(引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郑州商城》)
希冀祖宗白昼保佑子孙,
祈祷祖宗黑夜庇护族裔。
请各方诸神呼唤吾祖宗,
降临祭场青棚供祖台。
……
有关诸神与祖宗之灵的并列存在的信仰,早在史前期就孵化出玉器同时承载神力和祖灵的观念,并逐渐集中到以玉柄形器象征祖灵凭附物的礼仪行为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