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年2月颁布PLC的标准草案(第3稿),草案对PLC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定义强调了可编程控制器是“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即是一种能完成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功能的计算机,还具有数字量或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控制的能力。
定义还强调了可编程控制器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这也是区别于一般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定义说明了PLC是一种工业控制装置。
20世纪60年代,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占主导地位,应用非常广泛。该系统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开关量进行控制。采用固定接线的控制系统耗电多、体积大、可靠性差、通用性和灵活性差,迫切地需要新型控制技术的出现。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但因价格高、I/O电路不匹配、编程难度大及难以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推广。
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为了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变化需要,希望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实际上是将继电器控制的使用方便、简单易懂、价格低等优点,与计算机的功能完善、灵活性及通用性好的优点结合起来,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硬接线逻辑转变为计算机软件逻辑编程的设想。(www.xing528.com)
三菱外形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可编程控制器自此诞生。
PLC自问世以来,以其编程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在世界各国的工业领域推广应用。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研制出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DSC-18。1973年,欧洲各国也研制和生产PLC。到现在,世界各国著名的电气工厂几乎都在生产PLC装置。PLC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工业设备被列入生产中,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控制装置。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将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于PLC中。PLC的工作速度提高了,功能也不断完善,在进行开关量逻辑控制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数据传送、比较和对模拟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产品初步形成系列化和规模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为核心的PLC也得到迅猛发展,其功能增强、工作速度加快、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现代的PLC不仅能实现开关量的顺序逻辑控制,而且还具有了高速计数、中断技术、PID调节、模拟量控制、数据处理、数据通信及远程I/O、网络通信和图像显示等功能。全世界有上百家PLC制造厂商,其中著名的制造厂商有:美国Rockwell自动化公司所属的A-B(Allen&Bradly)公司,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和日本的欧姆龙(OMRON)和日本的三菱公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