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适应性是指DCS对使用环境场所的适应能力,包括对环境场所的有害气体、温度、湿度等因素的适应能力,对环境中电磁干扰的适应能力,对生产过程本身性能变化的能力,以及对事故突发的适应能力。
工业现场常常存在高温、高湿度及有毒有害气体,即使操作室里也存在这些不良因素,因此,DCS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经常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密闭的机柜结构、密闭的部件结构;采用低功耗的元器件,并且加大散热面积;采用风冷、水冷降温措施;减少接触部件,加大接触面积;采用薄膜式键盘,防止各种物体和液体进入;采用正压送风,防止有害气体侵蚀。
对于工业现场的电磁干扰,DCS经常采用如下措施提高其适应能力:采用静电隔离和屏蔽措施;采用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和变压器隔离措施;采用硬件滤波和软件滤波措施;采用不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的通信媒体和通信控制;采用具有高抗干扰性的器件;尽量减少外部敷设电线、电缆。(www.xing528.com)
随着设备的长期使用,生产设备的各部分也会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微小变化,其结果会使工况发生变化,生产过程本身的性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过程模型具有时变性、不完全确定性。同时,过程特性也会随着负荷的变化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特性。上述过程本身性能的变化都会影响到DCS的正常运行,因此,在DCS中,经常配备自适应控制、专家系统、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
对于突发性事故,DCS也需要具有适应能力。对于供电线路故障和通信网络故障,一般采用冗余供电线路和冗余通信网络方式,一旦检测到故障发生,则立即切换到备用线路和备用网络上,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对于插件板卡故障,如I/O板卡、CPU板卡、通信板卡等故障,一般采用冗余备用方式,出现故障,立即带电切换到备用板卡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