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3.0时代毋庸置疑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终点,只要人类追求“各取所需、各尽所长”,人工智能就会向前发展。从农业社会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人需要首要解决的是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也即大家普遍以“经济人”的身份存在的原因。在很多历史时期,人和人之间被默认为具有较少的差异性,包括思想意识也一样。
随着社会效率的继续提升,需要去工作的人逐渐减少或者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批量缩减,人类有了更多时间去追求个性化发展,人性逐渐被解放,人与人的差异逐渐凸显。由于各种信息长期被记载和归类计算,各种服务,比如医疗、教育等也有可能进行因人而异的设计和实践。满足个性化要求既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互联网之前,个人信息普遍只在重要时间点进行结论性记录,比如毕业、结婚、退休等。互联网之后,个人通过互联网的行为信息被记录。到了互联网3.0阶段,个人行为与环境交互信息被记录。继续发展下去,思想意识是否将成为信息记录的关键点,取决于以下三种模式哪种会成为主流。
(1)用思想意识控制工具
据说每个人每五秒钟就可能产生一个新的思想意识。这些思想意识有些是脱离现实的臆想,比如白日梦,想象有一天中了五百万要怎么去狂欢?有些是思考的辅助过程,比如计划午饭吃什么时,冒出已经被排除掉的多个想法。还有些是情绪的控制,比如强制让自己不去紧张的理由。这些碎片化的意识如果被记录下来有什么价值?能否帮助机器去学习培养类人的思考过程?即使有帮助,付出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成本也较高。现阶段,实现人与机器交互,主要靠人体的生物特征,比如脸、瞳膜、体温、声音等。脸、瞳膜和指纹的作用一样,主要是身份识别,体温是可以帮助机器判别是否存在生物体,只有声音为主动控制工具的手段。声音的局限在于杂音的干扰和传输距离的限制,以及个性化匹配需要数据库支撑和计算时间。人工智能发展到互联网3.0阶段,人们对机器的控制主要分为主动控制和基于身份识别的被动控制。到了智能化的最后阶段,人们希望机器能够被主动控制,并结合人的思维意识进行当下场景的微调。
虽然碎片化的思维意识造成的嘈杂声音更多,但基本不受外部环境限制,可以由个体主动控制。相对于声音控制,触感、潜意识等被激发的应用更有机会提升体验,且更容易让机器理解语义和知识。只是以大脑为基础的自我表征支持数据的读取、处理和反馈对于个体来说风险更大。
(2)人与工具互为构成部分
人自始至终都需要借助硬件载体才能加入互联网,电影《黑镜》让人类内置了芯片,人类可以根据记忆芯片回忆过往片段的细节。假如芯片加载了上网协议和元器件,人类就可以直接联网了。一个比较疯狂的构想是当人类植入输入/输出双向控制终端,且有互联网接口,与云端进行连接,人类就有机会将工具融合到自我感觉中,把辅助工具作为身体/意识的扩展。比如,人类可以驾驭翼形飞行器实现真正的飞行梦想。人的思想意识就成为控制工具的主要手段,比如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天才少年小宏设计的微型磁力机器人,工具即成为人类身体行为的一部分。
将工具同化到身体体验,对于机能不完整的个体是必要的补充,对于普通机体则可以完成超过自身极限的姿势、动作及位置的认识。工具功能与人体机能结合的体验将影响大脑神经元的信号获取和传递,使得大脑将工具默认为身体的一部分,进而改变对自身躯体的认知和评价,人体会根据外部刺激、自我模式的变化等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很可能造成人体对工具的过分依赖,还可能推动人类的进化。这是人工智能与脑科学共同的探索,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实现对人类已有能力的超越,充分发挥大脑意识潜能的价值。工具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人体外载机能的构成。人体是生命体,也可以是工具功能的构成部分。
(3)大脑具备永生的机会(www.xing528.com)
所谓永生并不是生命特征的永生,当然对生物体进行冷冻保存,继而获得永生是另外的可能。这里的永生是将情感和思维意识进行记忆/存储,实现人类灵魂不灭(见图5-3)。
图5-3 人类灵魂如何永生示意图
除了重要的思想贡献者,比如科学家、文学家、画家等,普通人的灵魂不灭还只是对少数个体的一种安慰,并不能产生创造生产力的价值。与声音控制不同,声音可被记载,思想意识还不能。
当思维意识被收集、记录,当人类灵魂可以不灭,脑联网也不再是疯狂的预想。阿莱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在《智慧社会》一书中已经描述了“想法流”作为社会动力源泉的思考。尽管如此,大脑与大脑实现连接应该还需要机器作为媒介。
我们对人工智能给予了很高的预期,把人类理想中很多未能实现的场景都赋予给人工智能去实现。逾越基础信息化建设阶段,直接到智能阶段,甚至更有想象力的超能阶段,这只是美好的愿景。从行业应用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发展脉络来看,人工智能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基础性工作还需要逐步去完成。人类社会没那么快进入智能阶段,脑与脑间的连接也还需要生物科学去实现奇迹。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让社会规则的设计和执行变得越来越理性、规范。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模式被快速打破,已有的生存技能可能会被快速淘汰。欧洲已经在讨论立法“如果工厂使用机器替代人工需要征税,并用这部分税收给因机器造成失业的群体发放基本生活保障(700欧元/月)”。这条立法蕴含两点假设:一是机器会替代部分人类的工作;二是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不会有新的工作机会给他们。
当人口继续增加,保证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会越来越不足。为了保持全球经济繁荣的景象,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在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原始驱动力推动下,资本意图用机器替代更多的人力环节。既让人们消费,又剥夺他们赚钱的机会,这是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需要的悖论。另一个悖论是既让机器提升效率,又想升级服务体验;由于机器还只能片面地替代人,很多智能服务还处于违背人性的阶段。
无论怎样,没有人有能力去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除了少数科学家,绝大多数人要顺应人工智能发展。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精英将会怎样?这很可能是人工智能普及阶段之后人类社会的景象,极少数的科学家继续创造颠覆生产力规则的技术,少数的精英在设计和定义规则、将技术和规则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场景里,剩下的人们或者完成机器不能完成的工作,或者只能围观世界的变化。未来希望看到的是在物质极大丰富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而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我等庸人尽可旁观并自扰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