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社会,教育以多种形式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三种形式。从整体来看,教育受众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和内容不断丰富,为了适应不同阶段教学的需要,学习方式也应该更加多样化。
目前,中国教育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资源正借助互联网等手段逐步实现跨区域共享。
2)多种辅助工具尝试应用,如将体感互动应用于早教,但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仍以真人线下教学为核心。
3)教育辅助手段正快速发展、普及和应用,如教育学习工具、个人教育管理、教育资讯平台、学习社区等。
4)学历教育仍占教育市场主要份额,终身教育市场增长缓慢。(www.xing528.com)
在线教育的发展为教育形式多元化创新奠定了基础。2015年12月艾瑞发布的《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平台研究报告》显示,2013—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15年首次突破千亿规模,达1191.7亿元。预计到2018年突破2000亿元,达2046.1亿元。(见图3-9)。
图3-9 2013—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
随着网络教育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概念和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在线教育突破了学习方式、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对教学工具、辅导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如果把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将进一步完成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针对个体的个性化教学改革。此外,还可以针对教育资源数据,包括各种题库、知识库及知识点关系库等进行整合、分类及多维度开发应用。在此过程中,如何将资源与学生个体实时行为、学习程度关联起来,进行实时推荐和辅导,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和教学方式创新的重点和必然要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突破后能够实现针对多重数据的结构化分析和实时计算,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和学习体验。另外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突破后可实现全自动阅卷、批改作业或仿真一对一辅导等,能够解放教师,提高效率。因此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已实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上,主要包括智能考试阅卷、智能作业批改、个性化教学及虚拟场景教学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