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务,是基于弱势群体的信息化和智能便捷服务、公共环境服务的一种服务类型,或是针对群体的特殊性进行单独设计和延展的服务。与商业服务不同,公共服务在多元资源提供者、多样服务角色执行者和多类需求接受者的情况下,需要关注的不是商业价值,而是在尽可能地保障人性尊严的前提下提供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的介入,让一些公共服务体现了人性的一面。目前,智能应用在民生领域,主要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尝试,还没有到普及阶段,未来可能向整体服务应用拓展。这些尝试体现了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务领域人文关怀层面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
1.智能中介机会
人和人之间产生关系必然有纽带,人和环境之间建立关系必然有介质,这些社会纽带可以看作是中介机会(产生关系的可能性)。人和人的中介机会已经在商业领域被充分利用,包括基于社交网络的各种商业衍生应用、SOLOMO(“Social”“Local”“Mobile”)服务等。在智能民生服务的中介机会的利用主要有两个维度:监管和保护。监管包括对社会网络安全性的掌控和对“黑名单”人员的监控,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应用安全的保护则属于保护范畴。
随着个人数据采集量和数据类型的逐渐丰富,中介机会网络被梳理清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公共服务领域智能“中介机会”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弱势群体信息收集、建档、应用以及与公共资源或社会资源的对接上。除此之外,还体现在对人和环境连接介质的利用上。比如装了传感器、路由器、智能摄像头并互联互通的路灯,功能设计除了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节电、维护、报修等),还有环境监测(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以及个人身份识别和城市安全管理的功能。通过路灯这个智能载体,在个人身份识别方面就可将丢失人员查找与跟踪、突发事件信息采集记录与社区安全和管理系统等结合。
2.智能“识别手段”
识别包括现场识别和持续性识别。通常所说的识别是指通过人佩戴的智能硬件(如植入芯片的衣物)所记载的信息和获取人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持续性识别则需要通过机器视觉对文字、音频、影像资料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记录。另外,已有资料的电子化也是实现公共服务数字化的数据基础之一。文字识别还包括协助老人进行文档填录,及在公共服务场景下对服务结果的反馈。对于老人和儿童生物特征(人脸、虹膜等)识别之外的辅助识别设备则有手环、手表、植入芯片的衣服、鞋等,这些随身的智能识别芯片可以快速发现和了解他们所在位置、所处周边环境的信息等。(www.xing528.com)
3.智能“预警保护”
智能“预警保护”包括丢失保护和疾病预警。丢失保护主要借助定位系统实现,疾病预警包括健康管理及慢性病数据监测及预警。疾病预警的智能化手段主要是借助智能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植入服装中)获得血压、心跳、睡眠情况、运动和日常行为数据,通过迈步、蹲起等行为的监测和观察结合心跳血压监测数据,提前预警诸如心脑血管疾病中脑溢血、心肌梗死等突发急性恶性疾病的发生。这类应用会首先在中老年人聚集的组织或地区试点并普及应用,之后可能会在社会服务中加以应用。
4.智能“社区网络”
公共管理的基本任务逐步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单位,比如社区和街道。社区管理又包含与家庭和更大范围公共服务资源间的双向和多头交互关系。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人员通过群体内和跨群体间组织关系的可视化展现,可以清晰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变化,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公共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对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激化进行预警。这类应用属于大数据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体现,也是信息化公共服务向最前端的延伸,不仅能够针对弱势群体服务,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矛盾的预警和提前干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