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至少包含三个层级,即政府治理、公共环境服务和满足公民基本需求的个体服务。在中国,公共服务的核心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包括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享受义务教育和基本的医疗服务等。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政务管理数字化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现阶段,人工智能+公共服务的主要路径如下。
(1)政府治理模式从结果型管理向预见型管理转变
连续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重新调整,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因此,现代社会发展对政府治理模式也产生了新的要求。
政治治理核心模式的设计和规划仍需要依赖人工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是辅助手段,同时通过对多维度数据的收集、整理、应用和管理,建立预警机制,提升政务处理效率和政务服务效能。
(2)公共环境服务引入数据管理并向智慧型服务转变
公共服务资源是有限的,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所需的公共服务覆盖领域是多层级多方面的,总会有些顾及不到或不能很好地满足。因此,需要引入社会资源进行补充或提高已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引入社会资源方面,各国的发展轨迹不一样。比如美国以社区服务为代表的社会服务发展快于公共服务整体推进程度,社会资源的力量与公共资源紧密对接。德国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推动,借助社会资源的力量,其中联邦政府主要角色为立法和监管,地方政府则为公共服务的主导方。而中国的公共服务历史传承即以政府主导,目前期望的推进方向是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扩大社会组织的参与空间,提升社会的自我服务能力。无论发展路径如何,基本都朝政府与社会资源联合推进公共服务的方向发展,即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学术界等的联合推动。
以人工手段进行社会资源与公共资源的整合及对接,会出现以下问题:
1)资源协调效应不能充分发挥。(www.xing528.com)
2)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分配相对集中,利用率不足。
3)社会资源和公共资源相对活跃的区域不能有效流动向资源不足(对公共服务更为需要)的区域。
4)无法通过互联网等手段进行数据价值再造。
5)数字鸿沟所带来的放大效应和短板效应无法避免。
过去的10年,公共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化,充分调动和协调资源,解决数字鸿沟带来的系列问题。公共环境服务正从服务信息化向信息化服务转型,最终目标是实现智慧服务。
(3)满足公民基本需求保障并有条件地向弱势群体偏移
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显示,中国0~14岁人口约2.2亿,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为1.3亿。目前照顾幼儿及老人的任务主要由家庭承担,基本属于多对一或多对二的情形,一些细节健康问题相对容易察觉。如果脱离家庭场景,比如在敬老院、幼儿园等社会机构,面对一对多的场景,对于一些潜在问题的敏感度必然会降低。另外,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预计2040年将达到2000万人[14],即意味着将近2000万个家庭将面临看护问题。还有一些群体,如贫困群体、孤老群体、残障群体等则需要常规的资源倾斜。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在信息化不完备的条件下,还很容易被疏漏。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将提高监测的敏感度和公共资源分配的准确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