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曾生于何年?四库馆臣说:“若曾少师魏校,又师湛若水、王守仁,与归有光、唐顺之亦互相切磋。”[1]湛若水生于成化二年(1466),王守仁生于成化八年(1472),魏校生于成化十九年(1483)。若曾既师事三人,那么他的生年当在这三人生年之后,即应在成化年之后。归有光生于正德元年(1506),卒于隆庆五年(1571);唐顺之生于正德二年(1507),卒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郑若曾与归有光、唐顺之互相切磋,那么他的生年当和唐、归二人不相上下,也就是说应在正德年间前后。
归有光说:“予友郑君伯鲁,少游庄渠、甘泉先生之门,晚与唐以德为友。居于郡城,士大夫皆崇尚之,今年十二月某日,奉其母太夫人唐氏为八十之寿。予与伯鲁,同为魏氏诸倩。内家诸弟多从伯鲁学者。是睿甫来请余为太夫人寿序。……伯鲁夫妇偕老,今年六十。而其子已有孙,于是郑氏五世。”[2]这里的“郑君伯鲁”指郑若曾。郑若曾,字伯鲁。“同为魏氏诸倩”,指郑若曾娶魏校之堂弟魏庠之长女,归有光娶魏庠之仲女。归与郑为同门、朋友、连襟,年龄不会相差很大。这篇寿序至晚应作于归举进士之时,即嘉靖四十四年(1565)。这一年,归有光六十岁,郑若曾也是六十岁。如果这个推测大体不错,那么由嘉靖四十四年上推60年当是正德元年。以此类推,郑若曾的生年大约在正德元年(1506)前后。
郑若曾卒于何时?郑若曾著《江南经略》,在卷首《江南经略原序》中提到自己在嘉靖末还和他的两个儿子泛舟于三江五湖,落款为“隆庆戊辰冬十有日月,昆山郑若曾伯鲁氏书于留耕书房”[3],这表明隆庆二年(1568)前后郑身体还很健康;胡宗宪在万历初受谥号为襄懋,郑若曾提到这件事,证明万历二年郑还及见朝廷诏书;而《郑开阳杂著》卷二《论财赋之重》引用万历六年(1578)全国垦田、税额数据,卷十一之《苏松浮赋议》有“籍曰太祖怒吴民不即归附,故以加赋示罚,一罚至二百余年,抑亦不忍言矣”[4]云云,所说“二百余年”如从洪武元年算起,到万历六年为210年,也就是说,郑若曾至少在万历六年,还引用国家档案资料,那他的卒年就应在万历六年以后,或者在万历十年左右。而其卒时年纪应超过60岁接近70岁。
郑若曾“少师魏校”是在何时?魏校字子才,号庄渠,又号恭简,学者称其庄渠先生。魏校生于成化十九年(1483),他堂弟魏庠生于成化二十二年。魏庠从结婚到有女嫁给郑若曾,应该是在三十五岁左右,即在正德末、嘉靖初,而魏校讲学的时间正是在正德、嘉靖之间,如归有光所说“庄渠魏先生,于正德、嘉靖之间,以明道为己任,是时海内幕从者不少”[5]。也许,郑若曾正是在嘉靖初年,跟魏校学习的。当时学子来跟魏校学习,而魏庠也供应诸生的宿膳,“四方士来造恭简公(魏校),即公(魏庠)所饮酒,视馆致食,礼无不备”,这四方士应该有郑若曾。郑由学徒而成为女婿的可能极大,“诸子孙受恭简公之业,多在成均及郡邑序。其嫁娶,尽吴中大族贵官也”[6]。因此,身为苏州学或昆山县学学生的郑若曾,跟魏校学习成为魏家的女婿,这是正德末、嘉靖初年的事,归有光所说的“少游庄渠先生之门”与四库馆臣所说的“少师魏校”相符。也许郑若曾正是在这时成为贡生。
郑若曾“师湛若水、王守仁”是在什么时候呢?虽然王守从正德七年(1512)至十一年(1516)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居官南京,但儿童郑若曾不可能来听他讲学;世宗嘉靖二年(1523)至六年(1527)王守仁在越中会稽稽山书院等处讲学,从各地来听讲的达三百多人。湛若水在南京讲学,大约始于嘉靖九年(1530)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时,李贽说他“讲学于新泉书院,江都、休宁、贵池等处,公书院所在而是”[7];嘉靖十六年他致仕以后,周游各郡讲学。郑若曾从湛若水问学,应在嘉靖九年至嘉靖十六年左右。总之,在嘉靖九年至十六年左右,郑若曾师事湛若水和王守仁。但湛和王对他没有影响,因为郑若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一次也没提到湛若水,只有一次提到“昔阳明先师克建武功”[8],这是否能说明郑不喜欢理学的空谈呢?
归有光又说郑若曾“晚与唐以德为友”[9]。唐顺之字应德,四库馆臣说“与归有光、唐顺之互相切磋”,郑若曾与归有光的关系如上述,他们切磋学问也见诸记载。他与唐顺之的私交很好,《震川先生文集》卷九《郑氏三子字说》:“昆山郑士鲁名其三子应龙、应鳞、应鸾,……士鲁尝学魏庄渠先生,而以是名其三子,盖望之以求仁之说也”,于是他分别为郑氏三子取字为左卿、趾卿、声卿。士鲁即伯鲁,为郑若曾的字,这是没有疑问的。郑若曾与唐顺之切磋学问,见诸《江南经略》卷三下的“与唐论沙战法”,卷五上有“孟渎口筑堡议”则说:孟渎口“不可以不筑者,此荆川唐公之见所以为不可及也。何也?孟渎为苏诸郡之咽喉。荆川默识平此,倡议兴筑,功大矣,但惜其即世弗获与之面议。……愚见似当厘为二堡,两岸分筑”[10],这说明,他们确实在一起切磋学问。
总之,郑若曾大约于嘉靖初年从魏校学习,嘉靖二年至六年从王守仁问学,嘉靖九年至十六年从湛若水问学。
郑若曾一生不曾为官,以学问闻于乡里。嘉靖初贡生。“幼有经世之志,凡天文、地理、山经海籍,靡不周览。”[11]他的好友归有光说:“以伯鲁之才,使之用于世,可以致显仕而不难。顾以诎于时,而独以重于乡里之间。”[12]嘉靖三十年代东南倭寇之乱时,他才有用武之地,《江南经略》卷三下有郑若曾嘉靖癸丑(嘉靖三十二年)答方郡伯公廉的“松江府海防议”;卷七下有他嘉靖甲寅(嘉靖三十三年)答任环(复奄)兵宪的10条“弭盗事宜”;卷七上有他于嘉靖乙卯(嘉靖三十四年)条上周观所侍御的“禁革事宜”四条,同卷还有乙卯答曹子忠中丞中的“申饬海防事宜”11条。郑若曾的经世之才,早为乡里所重,所以当倭寇始乱,就有这么多官员向他讨教海防事宜。
但郑若曾主要是作为胡宗宪的幕客。《江南通志》说“嘉靖中岛寇扰东南,总制胡宗宪、大帅戚继光皆重若曾,才多咨决”;四库馆臣说若曾“佐胡宗宪幕平倭寇有功”。那么他是何时成为胡的幕客呢?考胡宗宪事功的全盛,是在嘉靖三十四年至四十年,他广招幕客,也应该在这一时期。《江南经略·序》中说:“壬戌初夏,兵宪太原王公道行,顾予于金阊逆旅,而诘之曰:‘子之作《筹海图编》,志则勤矣。然江防重务也,而略何与?’”金阊门是苏州城门之一,壬戌为嘉靖四十一年,《筹海图编》完成(但后来有增补修改,如卷九的《大捷考平录》中有记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二次被逮事,显系后来增补)。《郑开阳杂著》卷八《万里海防图》第一幅左上角有题款:“嘉靖辛酉浙江巡抚胡宪序,昆山郑若曾编摹。”嘉靖辛酉,即嘉靖四十四年,这说明在嘉靖四十四年,郑若曾仍是胡宗宪的幕客。总之,是否可以说郑若曾佐胡宗宪、戚继光是在嘉靖三十四年到嘉靖四十四年呢?
郑若曾“以倭平议功,授锦衣卫职,辞弗受”[13]。他为何辞锦衣卫职?他所作的《勤功三誓》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答案。文中说,癸丑之春(嘉靖三十二年)、己卯之秋(嘉靖三十四年)、己未之夏(嘉靖三十八年),三次战役的主将蔡公、曹公、荆川唐公,都没有被授功,曹公、蔡公已出赴他职,唐公已死,他愿“效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14]。该文作于唐顺之死(嘉靖三十九年)之后,大为蔡、曹、唐抱屈。他不接受朝廷的封官,也许有为上述三人鸣不平的意思。(www.xing528.com)
从嘉靖四十一年开始到四十三年中,郑若曾“携二子应龙、一鸾,分方祗役,更互往复,各操小舟,遨游于三江五湖间,所至辩其道里通塞,系而识之,形势险阻,斥堠要津,令工图之,相度于居民,爰咨于父老,集一方之识即为一方之计,务求切实可行,……凡二越岁,而略者始详,讹者始信,为书九百五十翻,为图一百八十有五,论议考说记辨三百五十有奇,而举要之类不与焉。共计十余万言。”[15]完成《江南经略》初稿。隆庆二年刊行。其中,他又于“嘉靖丙寅(嘉靖四十五年)上汤维寅兵宪”50条“海防条议”[16]。
根据《论财赋之重》和《苏松浮赋议》,至少在万历六年(1578)左右,郑若曾写成论苏松二府财赋之重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中引用了万历六年会计录的数字。
综上,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郑若曾约生正德元年,卒于万历十年左右,享年超过70岁。
第二,正德末、嘉靖初年,他师事魏校,成为魏家诸倩并成为贡生。嘉靖二年至六年从王守仁问学,嘉靖九年至十六年从湛若水问学。但他几乎没有受到湛若水和王守仁的影响;晚年与唐顺之、归有光友善,并切磋学问,他有经世之志和经世之才,受到昆山士大夫尊敬。
第三,嘉靖癸丑(嘉靖三十二年)、甲寅(三十三年)、乙卯(三十四年)他与地方官员如方郡伯公廉、任复奄兵宪、周观所侍御、曹子忠中丞往复讨论海防事宜。
第四,郑若曾于嘉靖三十四年至嘉靖四十四年在胡宗宪幕府。
第五,嘉靖四十一年时《筹海图编》已完成,受王道行的影响,郑若曾和他的两个儿子泛舟于三江五湖,调查太湖和下游江河的地理形势,到隆庆二年基本编成《江南经略》嘉靖丙寅(四十五年)与兵备道汤维寅论海防。
第六,万历六年至十年左右,引用全国垦田、税额数据,著成《苏松浮赋议》和《论财赋之重》,论证了苏松二府重赋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