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材的退火与正火工艺优化

钢材的退火与正火工艺优化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过共析钢,正火能减少二次渗碳体的析出,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有利于缩短过共析钢的球化退火过程。

钢材的退火与正火工艺优化

1.退火

退火的工艺特点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退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塑性,便于成形加工;降低钢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改善钢的力学性能;消除工件加热后的内应力

根据不同的工件和退火目的,应用不同的退火方法。常用的退火方法如下。

(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 c3以上30℃~50℃,经适当保温后,使钢的原来组织全部成为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然后随炉缓冷,使奥氏体充分转变成为正常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2)球化退火。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 c1以上20℃~30℃,经适当保温后,以极慢的冷却速度通过A1,使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和二次渗碳体成为球状或粒状。因此,球化退火后的结晶组织是以铁素体为基体,分布着细小的渗碳体颗粒。这种组织使过共析钢达到较低的硬度和较大的韧性。

(3)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为A c1以下100℃~200℃,经适当保温后,随炉缓冷到200℃~300℃以下,最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去应力退火是在A c1温度以下进行的,组织并未发生变化;主要的作用是在缓慢冷却的过程中,使工件各部分均匀冷却和收缩,这样就不会产生内应力了。

如果只是为了消除内应力,则用去应力退火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内应力,以避免在使用或随后的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开裂。(www.xing528.com)

2.正火

正火是把工件加热到A c3或A ccm以上30℃~50℃,经适当保温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正火比退火的生产周期短,耗热量少,且空冷操作简便,不占用加热炉。因此,正火的应用较广。

正火的主要目的如下。

(1)提高力学性能。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细化晶粒的效果较好,能得到片层间距较小的珠光体组织。因此,正火后能提高工件的力学性能。很多小负荷、低转速的一般零件,例如,某些螺钉、螺栓、小轴等,都可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2)改善切削性能。实践证明,工件的硬度在170~230 HBW时,对切削加工最为有利。一般来讲,为了达到适当的加工硬度,低中碳钢应采用正火,高碳钢则应采用退火。

(3)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因为粗大晶体的工件在淬火时容易开裂,所以正火常用作淬火的预备热处理。对于过共析钢,正火能减少二次渗碳体的析出,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有利于缩短过共析钢的球化退火过程。经过正火和球化退火的过共析钢有较高的韧性,淬火时不易开裂。用于生产过共析钢工具的工艺路线举例如下。锻造→正火→球化退火→切削加工→淬火、回火→磨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