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的热处理基本原理

钢的热处理基本原理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共析钢的加热转变与上述情况相似,只是在A c1至A ccm的升温过程中,二次渗碳体逐渐溶入奥氏体中。所以冷却过程是热处理的关键工序,决定着钢在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原理

1.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由Fe-Fe3C相图可知,钢通过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可转变为单相的奥氏体组织,共析钢、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转变温度分别为A1、A3、Acm。实际生产时加热和冷却不可能无限缓慢,因而其组织转变的温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通常把实际加热时的转变温度用A c1、A c3、A ccm表示,而实际冷却时的转变温度用A r1、A r3、A rcm表示。

将共析钢加热到A c1时,便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由于铁素体的含碳量很少,而渗碳体的含碳量又很高,因而奥氏体总是在铁素体与渗碳体交界面上成核。一方面形成了的奥氏体晶核不断合并其相邻的铁素体,另一方面渗碳体不断溶解于奥氏体中,以供给碳。这样,奥氏体晶粒就逐渐增多和长大,以至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

当亚共析钢加热至A c1以上时,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此时的组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若继续升温,铁素体也逐渐转变为奥氏体,在温度超过A c3时,铁素体完全消失,全部组织为细而均匀的单一奥氏体。

过共析钢的加热转变与上述情况相似,只是在A c1至A ccm的升温过程中,二次渗碳体逐渐溶入奥氏体中。超过A ccm时,全部组织为奥氏体,但其晶粒已经长大粗化。

2.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加热奥氏体化后再进行冷却,奥氏体将发生变化。因冷却条件不同,转变产物的组织结构也不同,性能也会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冷却过程是热处理的关键工序,决定着钢在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

热处理的冷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奥氏体迅速冷却至A1以下某个温度,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继续冷却,通常称为等温冷却;另一种是将奥氏体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如油冷、水冷、空冷、炉冷等,称为连续冷却。(www.xing528.com)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产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高温转变产物。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A1线至550℃等温转变的产物属于珠光体型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层片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过冷度越大,层片越薄,硬度也越高。

过冷到A1线至650℃转变而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过冷到650℃~600℃转变而得到的组织为索氏体,又称为细珠光体;过冷到600℃~550℃转变而得到的组织为托氏体,又称为极细珠光体。

(2)中间转变产物。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550℃~230℃等温转变的产物属于贝氏体型组织,是由含碳过量的铁素体和微小的渗碳体混合而成的。贝氏体比珠光体的硬度更大。

过冷到550℃~350℃转变而得到的组织称为上贝氏体;过冷到350℃~230℃转变而得到的组织称为下贝氏体。与上贝氏体相比,下贝氏体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3)低温转变产物。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230℃以下陆续转变成为马氏体。它实质上是饱和的α固溶体,马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的组织,它有很高的硬度(600~650 HBW),但塑性、韧性几乎等于零。

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230℃(Ms,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线)左右时,开始转变为马氏体,随着温度下降,马氏体逐渐增多,过冷奥氏体不断减少,直至Mf(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了线)时,过冷奥氏体才全部转变成马氏体。所以Ms与Mf之间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