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检核
由式(2-7-1)可知,后视读数总和与前视读数总和之差应等于高差的代数和,见表2-7-1。
上述两式计算结果相等,说明高差计算无误。
最后,由A点的高程推算出ZD1的高程H1;由ZD1的高程推算出ZD2的高程H2;以此类推,直至计算出B点的高程HB:
而利用式(2-7-2)可不求转点的高程,直接得到B点的高程HB:
高程计算是否有误可通过下式检核:
在表2-7-1中为101.116-100.754=+0.362(m)。
上式计算结果与先前相等,说明高程计算无误。测点高程一般用式(2-7-2)直接求得。
2.测站检核
在连续水准测量中,只进行计算检核,还无法保证每一个测站高差测量的正确性。例如,某测站高差由于某种原因(读错、听错、记错)而测错,则由此计算的待定点高程也不正确。因此,对每一站的高差,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检核测量,这种检核称为测站检核。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双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双仪器高法。双仪器高法又称变动仪器高法,是在同一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检核。第一次仪器观测高差h′=ɑ′-b′。然后重新安置仪器,改变仪器高度,观测第二次高差h″=ɑ″-b″。当两次高差满足下列条件时:
可取平均值h=(h′+h″)/2,作为该测站高差,否则重测。当满足条件后才允许搬站。
(2)双面尺法。双面尺法是在同一测站用同一仪器高分别在红黑面水准尺读数,然后进行红黑面读数和高差的检核。若同一水准尺红面与黑面读数之差不超过±3mm,且两次高差之差未超过±5mm,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的观测高差;否则,需要检查原因,重新观测。
3.成果检核(www.xing528.com)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如温度、风力等影响,以及仪器本身误差等影响,成果精度必然降低。这些误差在一个测站上反映并不明显,随着测站数的增多使误差积累,有时也会超过规定的限差;也有可能发生转点尺垫被移动,造成高程传递的错误。因此必须进行成果检核,即进行高差闭合差的检核。
在水准测量中,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使沿水准路线测得的起、终点的高差值与起、终点的实际应有高差值不相吻合,其两者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一般以fh表示。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因水准路线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闭合水准路线。如图2-7-2(a)所示,从一个已知水准点BMA出发,经过若干个未知高程点1、2、3…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已知水准点BMA上,这样的水准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在闭合水准路线中,高差的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若实测高差的总和不等于零,则高差闭合差:
(2)附合水准路线。如图2-7-2(b)所示,从一个已知水准点BMA出发,经过1、2、3…若干个未知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水准点BMB上,这样的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在附合水准路线中,理论上各段的高差总和应与BMA、BMB高程之差相等,如果不等,则其差值为高差闭合差fh:
(3)支水准路线(又称为往返水准路线)。如图2-7-2(c)所示,从一个已知水准点BMA出发,经过一个(或几个)未知高程点,最后既不附合到另一个已知水准点,也不闭合到原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称为支水准路线。为了对测量成果进行检核,并提高成果的精度,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测量。另外,应限制其路线的总长,一般地形测量中不能超过4km。若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不等于零,即为高差闭合差fh,也称较差,即
图2-7-2 水准路线的形式
(a)闭合水准路线;(b)附合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
图2-7-2中,⊕为已知高程的点;☉为待测定高程的点;→为进行方向。上述水准路线中,当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时,即fh≤fh容(fh容为容许高差闭合差),认为精度合格,成果可用。若超过容许值,应查明原因进行重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水准测量的容许高差闭合差(fh容)是在研究了误差产生的规律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值视水准测量的精度等级而定。例如,对于等外水准测量而言,容许高差闭合差规定为
式中 L——水准路线长度(km);
n——整个水准路线所设的测站数。
应用上两式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往、返水准路线来说,式(2-7-8a)和式(2-7-8b)中路线长度L和测站数n均按单程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