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盛行的时代,掀起了一轮对于民族品牌发展出路理智分析的广泛讨论。很多企业的并购毕竟已经成为旧事,虽然它还在口口声声自得其乐地说自己是民族品牌。至于民不民族品牌,其实与人民群众所真正关心的东西都是不太搭的。有人因此说这些被并购的民族企业是虚伪的,我起先也这么认为,但后来,我反倒认为他们是真实的。
客观地说,代表性民企并购事件对于本土行业的发展影响是甚大的,更是积极促进了我们对于企业未来之路的探索,比如很多行业企业的扎堆上市,就是在这个之后开始出现的。可惜就目前来看,这条路不但险阻丛丛,并且也并非完全合适这些企业。我想,这虽然有天公不作美的外因,但主要还是内因的缘故。
在中国的企业界,一直就有上市是一条不归路的说法,坊间也不知道有多少因为上市而一蹶不振甚至快速倒下,或者重新崛起但再也不提上市二字的真实企业案例,不过我们却似乎只愿意去关注那些极少数所谓成功的例子。如果上述这些行业的本土代表企业一旦上市不成,是否也会产生成仁之念。我不敢说绝对,不敢说全部,但却认为极有可能。
古人云不成功则成仁,只是当今的成仁,跟两千年之前的成仁,却有大的不同。因前是农业社会、偏于理性的伦理社会,现是商业社会、偏于理智的市场社会。市场社会偏于向外发力,并且重视团体和个人两极,当然最终强调的是现实的商业利益,而非儒者家族伦理社会修己安人的追求。(www.xing528.com)
只是,由于前两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市场化毕竟刚刚开始,中国的团体形成实属不易,也难怪不少人跟我说他所在的企业就只是为某个人服务的。我觉得为了个人原本也无可厚非,市场化初期阶段也要突出个人的价值。
不少企业主在接受采访时都会表明之所以不愿意被并购,员工的未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但窃以为,难道员工只有跟着你才有未来?难道员工跟着你就是真正的未来?当你的利益与员工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维护员工利益?你会真正与员工分享企业的价值?这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然,我也并不排除企业主们的矛盾心理,一面受理性的家族伦理——情义思想束缚,一面受现代市场化的理智商业竞争——物理思潮影响。也正因此,他们才纷纷选择朝上市而去,盖因上市可以做到成功成仁二者兼顾,但这毕竟只是个极小概率的理性事件。
成功也好,成仁也罢。关键是我们已经从理性进入理智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