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认知
按常理来说,我们往往会认为我们的产品应该在一些关键指标上更有优势,但实际上,我们在任何品类上都没有真正建立过什么独特的技术或品质优势。我们过去的发展,更多靠的是先发、渠道及情感文化的优势,但未来必须要靠技术、靠品牌,因为未来是市场说了算,在充分市场化的环境里,客户不会管你企业有多久的历史,不会跟你讲情感。
现阶段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产品没有独特优势的前提下,如何继续做大做强,获得持续发展,显然这个时候必须要绝对依托和重视营销工作。产品就是客户的一种综合体验与感受,大致可分为功能实体、服务与形象塑造3块,原本这3块的工作开展都与营销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并且后两块的职能大多归属营销部门直管,尤其在产品不具有独特性时(功能实体不具有优势、产品同质化严重),后两块服务和形象塑造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因为这个时候营销工作就成为产品的装扮。这就好比七分长相三分打扮,当长相差不多时,你要想让自己跳出来,与众不同,就必然要重视打扮,于是打扮的价值就自然会成为一种优势被突显出来。这就是为何本土企业大多格外重视营销的最根本原因,实属无奈,为的是在产品同质化的环境下给客户营造出一种心理认同价值,比如更放心、安全、健康、有面子等,以便更好地参与竞争,促进实体产品销售。
2)竞争认知
接着上面说,市场化环境下,企业产品之间相差不大是常态,因此竞争无法避免,也只有竞争,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行业及企业的真正发展,其实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对抗与竞争史。
我们现在常谈要向对手学习,却总是忽略究竟应该学什么和能够学什么,于是这样的向对手学习之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我想谈两点,一是学习的前提是搞明白应该学什么和能够学什么,而不是样样都学,应该是围绕发展方向和定位去展开的,是取长补长,而不是取长补短,因为时间精力资源有限,因为你不可能什么都会。我们一定要明白,所谓方向、定位、长处、特色,就是指独特之处,安身立命的东西,因此往往是少而精的。你不能说你这也特色那也特色,客户不会信,这不符合发展规律。好比去餐馆吃饭,服务员说得特越多,你可能越怀疑,心里越发慌。二是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是竞争,但更有合作。从深处来说,竞争就是一种合作,一种真正市场化的合作。因此,在与对手进行竞争时,出牌一定要符合市场原则,一定要以需求为着力点,千万不能为竞争而竞争——不到万不得已,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我们不建议去做。(www.xing528.com)
3)销售策略认知——说与写
也许有些人会纳闷,为什么很多内容,你往往只是写出来而不说出来。说实话,我也想说,为什么不说出来,那是因为对比写,一是说的风险较大,对企业、对个人都大,因为说是一种快速反应的、偏向于主观的、感性的表达。写则是一种偏向理性的、系统的表达,因为写有一个相对充分酝酿思考的过程。二是说的成本较高,因为说往往需要直接面对目标受众。写则无需直接面对受众,可以说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与受众进行沟通。三是说往往是一种大家的事,因此要有机会甚至只能等机会才合适,不是你想说就能说的,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写则不一样,更多似个人的事,不需要他人给机会。四是说更直接,因此要考虑面子,这是不能回避的文化。写则相对委婉、含蓄及私人,因此更容易被接受。
综合来看,写更有价值和味道,这就如读书比听课更有价值一样,世上让我们难忘的经典书籍与文字总是很多,但让我们记得的名家及名课却总是少之又少。其实说与写都是一项技术,写偏向于分析思考,说偏向于经验反应;写似内容,说似形式。对照实际,我们在销售策略的制订上擅长的是说,欠缺的是写。没有了写的前提,说得再厉害,结果都会是苍白、肤浅、无味,因为客户需要的不是表演,不是形式,更何况我们面对的客户相对都是组织型(理性决策)、专业型的群体。我们往往将销售策略更多地理解为一种经验的累积,而缺乏从专业技术的高度来看待,而究深处来说,销售属于管理的范畴,销售就是一项专业的管理技术,或者说一种科学的艺术。
4)发展方式认知——徘徊依旧
最后,按惯例要总结几句。经验取自过去,科学面向未来,我不想再去解释经验与科学的关系及区别。只想说,在面向未来的路上,我们不少观念与习惯认知的起点仍然在过去,而非现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