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Business School)显然是舶来品,起源于美国。早在1819年,巴黎高等商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欧洲管理学院)即成立,但开时代先河的新式商学院普遍认为是1881年成立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1900年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成立了首个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所,给学生授予“商学硕士”(Master of Commercial Science)学位,商学院的整体声誉得到很大提高。但真正授予在职研究生“工商管理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学位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今天广为知晓的“MBA”学位则由哈佛商学院1910年首次授予。
中国的商学院也不算晚,国立东南大学(后改名国立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1917年把商科从南京迁移到了上海,1921年组建成立上海商科大学(即今天的上海财经大学),开设了普通商业、会计、工商管理、银行理财、国际贸易、交通运输和保险7个系,开设的课程达54种(本科38种、预科8种、夜校8种),这便是中国首个专业性较强的商学院。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商学院,中国到1990年才出现。
笔者并不从事商学院史研究。虽然各类性质的学校很多都称商学院,但具体为能授予工商管理学位的高等教育学校开设的学科一般有:会计、统计、国际贸易、财政、税务、财务、金融、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以及人力资源等,近年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以及特许经营等更新颖的课程也开始流行起来。
国内名为商学院的机构如雨后春笋,据说目前我国共有236所高校获批开设MBA,64所院校拥有EMBA招生资格,各类商学院培养学生数已超过30万,但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商学院问题多多。比如:虽然都争相进行三大国际认证、大量引进具有海归背景的教师、以美国权威管理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才算学术成果、开设全英文课程或双语课程、与国际著名商学院联合招生、在国内举办多场国际化研讨会等,但是其国际化程度很难获得外国同行认同;多数商学院变身“社交学院”,前来上课的老总、副总比起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似乎更倾向于建圈子、做生意、挣大钱,于是它们变性为“企业家俱乐部”,成了中国商学院的特色;更难以理解的是,中国的商学院学术大于实践,严重脱离市场,根本不像医学院那样注重临床,本来就是实践性极强的学院,却基本没有在企业摸爬滚打过的实战家去当老师,也没有在咨询界积累了大量案例的咨询师走上讲台。
中国商学院当然也强调“案例教学法”,但因为师资和办学理念的原因,这些案例对于学员掌握知识、技能很少有指导性,更不用说日后可以直接借用了。目前很多商学院的案例都是书上摘抄下来的,要么太“外国”,要么“年龄”太大,即使有好案例,因为老师自己吃不透,所以也分析不出真正价值。有的案例仅仅是“小故事”而已,完全不具备案例内容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公司产品、市场情况、竞争者、销售量、财务结构、管理、人员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公司经营的因素。还有,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待在企业,医学院的学生从来不接触病人且没有观察研究过病例,毕业后如何当医生?(www.xing528.com)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书名《商学院师兄》是我取的。作者黄少车毕业于湖南商学院,走出校门后一直在企业界历练,从小业务员做到中大型企业的市场总监,他十五年间“出入战壕”的经历和“身披硝烟”的感悟正是商学院的学生(包括已从商学院毕业或者有商学院经历的企业界人士,以下同)很难得到的,更是商学院老师很难给予的。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称本书作者为企业家,中国称“企业家”是要先评估其资产的,与是否懂得或精通企业管理无关;但绝大多数商学院的学生,包括毕业后或有商学院经历的师兄弟们,做老板的不会太多,更多人也当不了土豪,绝大多数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经理人,是务实的管理者,黄少车通过这本书反映出来的商学院学生的6个阶段的个人成长之路,对于从商学院毕业的师弟师妹们更是难得的现身说法。
我不是商学院毕业的,那时候也没有这么时髦的学院和专业,但就我商海沉浮的阅历和虚长的年岁而言,我可以算黄少车的师兄了,那些在读的商学院的同学们可以叫我大师兄。如果以大师兄自居,我还不能说这本《商学院师兄》是商学院毕业生及企业界人士的必读之书,但就眼下这个时代的中国商学院而言,怕是少有与之价值接近而更接地气的课外读本了。
汪中求
2014年12月7日于云南大理金沙半岛酒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