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识人,洞察微观,用人精准干出成果

正确识人,洞察微观,用人精准干出成果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中层,怎样才能保证尽可能地“用对人”呢?识人,相当于用人前的一道关卡。有些中层管理者在思想方面,既保守又封闭,深受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只看重个人的名分、声望、社会地位,而不重视人的实际品行和能力。有些中层管理者特别看重学历,甚至以文凭取人,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才干。与此同时,依靠个人喜好来择人,也会让那些和自己有不同意见、有真材实料的人被拒之门外,导致真正有才能的人遭受冷落和埋没。

正确识人,洞察微观,用人精准干出成果

我们经常会听到“领导艺术”这四个字,就一个管理者而言,无论他的领导艺术如何高明,其本质最终都要落实在用人上:用对人,开展工作得心应手;用错人,管理起来处处掣肘。作为中层,怎样才能保证尽可能地“用对人”呢?第一要点就是学会识人。

识人,相当于用人前的一道关卡。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有责任心、上进心、积极主动的成员,如果中层管理者从一开始就认错了人,所选的下属都是浮于表面、敷衍了事之人,后面的工作就会变得很被动,且后患无穷。

俗语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短时间内,要想觉察一个人的本性,绝非简单之事。但我们也知道:“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足够细心的中层管理者,通常还是能够透过个人的细微举动来识人的。比如,《清史稿·曾国藩传》里提到,曾国藩在选吏择将时,先面试目测,审视对方的相貌、神态,同时还会留意对方的谈吐行藏,二者结合,判断人物的凶吉祸福和人品才智

对于现代社会的中层管理者来说,曾国藩的识人方法有借鉴的意义,但不够全面。为了避免仅以表象识才的错误,建议借助以下几种方法,更深入地辨识人才。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一个人越是卖弄显摆什么,就表示他越欠缺什么。

有些人自身能力不算太强,内心很怕别人说自己没本事,于是逢人就炫耀自己的长处。这种人很喜欢发表“高见”,还总是说得头头是道。一旦你让他扛起大任,他的那些“高见”就成了空谈,根本无法实现。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确定,所有夸夸其谈的人都没有能力。一个人的本事高低,在言谈方面不太容易完全暴露出来,这个时候,观察他的行为就是一个可靠的办法。正所谓:是骡子马拉出来遛遛,真有才能的人不怕检验,而滥竽充数的人,在要求他展示真本事的时候,往往会找理由和借口往后退。

无法短期内看清一个人,那就留意一下他经常跟什么样的人为伍,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许会故作高深,不露破绽,但他身边的人却难免会现出原形。有能力、有教养、有格局的人,自然愿意与层次高的人交往,他们不屑与那些品质低劣、做事不靠谱的人为伍。

有些中层管理者在思想方面,既保守又封闭,深受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只看重个人的名分、声望、社会地位,而不重视人的实际品行和能力。这样一来,就导致他们在识人时把徒有其表的资格和辈分看得特别重要,而不去关注员工实实在在的业绩,导致一些有真本事的年轻人处处被压制,而一些没做出什么成就的元老却备受重视,最终使得人才流失

有些中层管理者特别看重学历,甚至以文凭取人,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才干。这样的用人理念对知人、识人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就如日本管理学家占部都美说的那样:“注重学历,只看毕业时间早晚的形式主义人事工作方法最省事,不需花费精力,但永远无法具备正确识别人才的能力。”(www.xing528.com)

我们见过不少高才生,毕业院校赫赫有名,成绩也很出色,可到了工作实践中,动手能力很差,思维也很局限,丝毫没有创新意识。这样的员工,单看简历是很出彩的,可论能力来说,却实在不敢恭维。

身为中层管理者一定要杜绝凭主观偏好看人的习惯,这是识人的一大障碍

有的中层喜欢唯唯诺诺、善于逢迎的下属,因为有了他们的衬托,才会凸显自己的才能;有的中层只信任自己小圈子里的、与自己气味相投的人;有的中层喜欢用自己的一套模式来衡量下属……这种依靠个人喜恶、恩怨、亲疏择人的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层管理者对人才的识别力和判断力

与此同时,依靠个人喜好来择人,也会让那些和自己有不同意见、有真材实料的人被拒之门外,导致真正有才能的人遭受冷落和埋没。所以说,领导看人,不能主观武断,还得全面衡量,要时刻反省自己,在对待下属的问题上是否存在偏见。

某工厂的车间主任听说部门新调来一位女工程师,他还没见过本人,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女同志,将来能挑什么大任?”言语之间,透露出了他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女不如男”。

等到那个女工程师到任后,没过多久部门的很多男同志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这位女同志丝毫不矫情,专业技术也很厉害,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超过了车间里不少的男工程师,且干活十分麻利,一点都不拖沓。这时,车间主任才意识到,当初自己说的那一番话是多么的狭隘。

在评价一个员工时,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能因其一句话说得好,一件事办得漂亮,就认定这个人各方面都好;也不能因其说了一句失误的话,办错了一件事,就对这个人进行全面的否定。要彻底了解一个人,得结合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同时,还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人,过去好不代表现在依然优秀,过去出色不代表现在没有退步,用静止的观点看人,很容易偏颇。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人也会变,中层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尽量让下属通过积极的努力,让坏的方面朝着好的方面转化,防止好的方面向坏的方面转化。

最后要补充的是,中层在识人看人时,不能单凭一己之见,这样会有很大的片面性。要结合下属长期的工作情况,也要依靠其他下属和团队的力量来鉴别,只有这样,才能对一个人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而不至于被某一方面的优劣所蒙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