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字印刷市场的规模有多大?口径不一,说法各异,成为长期困扰业界同仁的问题。由于国内数字印刷设备的用户分散在图文快印、书刊印刷、标签印刷、商业印刷、机关文印等领域,且绝大多数用户属于小微企业,在现有行业统计数据里难以完整体现。
根据印刷业务的性质,国内数字印刷市场的企业群体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如表1所示。
传统印刷企业 主营业务为大批量长版印刷(涵盖书刊、包装、标签、票据、安全印务等)。这些企业虽然拥有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但其主力生产工具仍是传统印刷设备,数字印刷仅作为生产过程的辅助手段。国内传统印刷企业数量约9.13万家,年销售收入约1.27万亿元。而拥有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的企业不足1500家。
表1 2019年国内印刷市场的规模与结构★
★根据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刷企业年度核验数据(摘自《中国印刷年鉴(2016—2020)》和长期行业观察数据整理)
数字印刷企业 主营业务属小批量短版印刷,拥有生产型彩色数字印刷设备或同时拥有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和合版生产的胶印设备,一些企业持有数字印刷许可证。国内数字印刷企业数量约6700家,年销售收入约800亿元。
图文快印企业 拥有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或办公型数字打印设备,没有数字印刷许可证的图文快印企业。国内图文快印企业数量约18万家,年销售收入约1000亿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国内印刷市场,特别是图文快印领域,加速了数字印刷市场的存量整合步伐。
1.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行业调查发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印刷市场的不同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
●传统印刷企业的数字印刷业务受影响相对较小。因为这类企业的主营业务以大批量生产为主,数字印刷仅作为补充。疫情对其主营业务的影响只是间接地涉及到数字印刷生产;
●数字印刷企业中,从事合版印刷的企业生产业务基本稳定,而那些主要服务于会展、培训、广告等领域的商业快印企业的生产业务下降了20%左右;(www.xing528.com)
●图文快印企业受疫情的影响最大,绝大多数企业的业务下降都在50%以上。许多企业关门歇业。
按照成像原理划分,数字印刷设备可以分为静电成像的色粉数字印刷设备和墨滴成像的喷墨印刷设备。截至目前,数字印刷的绝大多数主力设备还是静电数字印刷设备,而且全部来自国外设备供应商,如惠普Indigo、柯尼卡美能达、富士施乐、柯达、理光等。
根据IDC中国的调查数据,2020年国内生产型静电数字印刷设备的销售总量为3635台,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6.7%。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生产型彩色数字印刷设备装机量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7月—2020年7月国内单张生产型彩色静电数字印刷设备的装机量为1532台(同比增长51%);单张高端彩色静电数字印刷设备的装机量为132台(同比下降41%)。
上述数据反映出2020年数字印刷市场出现的两个特别现象:
●喷墨印刷设备对黑白静电数字印刷设备的替代。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销售总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生产型静电黑白数字印刷机销售量的下降所致,这与国产卷筒黑白喷墨印刷机的替代和疫情期间订单减少有关;
●数字印刷企业对市场预期信心不足。单张生产型彩色静电数字印刷设备装机量的增长与数字印刷企业对未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有关。企业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投资方案用于维持现有生产能力。因此,也导致国内单张高端彩色静电数字印刷设备装机量的下降。
3.国产喷墨印刷机大规模入市
2020年,以方正印捷、盈科杰、圣德科技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推出的自主品牌的卷筒喷墨印刷机批量入市,成为国内数字印刷市场的亮点。国产卷筒喷墨印刷设备的爆发式增长是本土企业多年坚持不懈技术攻关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是以喷头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门槛和使用成本的降低为支撑的。
根据相关调查,2020年国内喷墨印刷设备的装机总量达到298台。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数字印刷市场对喷墨印刷设备(特别是卷筒喷墨印刷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2020年国内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装机量是2019年装机量的三倍,甚至超过前5年(2015—2019年)的装机总量。
在上述装机总量里,国产喷墨印刷机装机总量达到279台,占当年国内高速喷墨印刷设备装机总量的94%。可以说,2020年国内数字印刷市场掀起的喷墨印刷高潮是由国产设备的大规模入市引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国产卷筒喷墨印刷机的用户群体80%为数字印刷企业,20%为图书印刷企业(传统印刷企业)。
数字印刷企业中的商业快印企业成为国产卷筒喷墨印刷设备的用户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本土相关企业多把图书印刷作为目标市场,推广“按需印刷”的经营模式。而当设备真正进入市场,商业快印企业成为敢于尝鲜的群体。商业快印企业多是民营企业,对市场敏感度高,投资决策快。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许多图文快印企业生存困难,而现成的市场需求和卷筒喷墨印刷机有吸引力的性价比(与静电数字印刷机相比)成就了那些商业快印企业放手一搏,进而也推动了国内数字印刷市场在严酷市场环境中的一场存量整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