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经济思想也由此出发,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层层深入、系统完善的经济学说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需要”而不是“需求”。按照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解释,受预算约束的、购买某个物品或劳务的数量叫作需求,这个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必须用钱作前提,浪漫不得、想象不了;而“需要”则是老百姓在生活和工作中所产生的真实愿望,甚至是美好的想象。“需求”是受财力(预算)约束的,而“需要” 则有持续展开的空间,有不断增长的可能。由此,回答“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重大理论命题,不能仅仅囿于狭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范畴来寻求答案。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答案。从政治角度考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决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温饱小康的基本需求,获取一个“及格分”,而是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个永恒目标,“上不封顶”,并将为此不懈奋斗。从经济学理分析,影响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需要”,过去几十年推动我国经济成长阶段迭代的一个基本动力是“人的需要更替”。正视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存在,冲破“需求约束”的思维窠臼,迫切需要创新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习近平经济思想正是在这一重要理论命题上,从经济哲学的高度,把人类现实生活基本需求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有机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新空间。(www.xing528.com)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需要”不是一般需要,而是“美好生活需要”,它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消费心理、居民需求结构的质的变化,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依据和动力。没有钱怎么满足需要?答案是,党要带领人民创造更多财富,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美丽”既指美丽中国,更可扩展到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的“美美与共”,由此构筑起幸福中国的坚实支撑。
落实到经济工作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为了让供给侧与需求侧更好地匹配,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不仅用起来更方便,而且看上去更美;不仅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带来精神愉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都是要驱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让产品、服务、环境“美”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经济治理的出发点,指向着经济发展的理想境界,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