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经济方面来看,2015年,西亚北非16国对GDP总额贡献最大,达到2.997万亿美元(见表1),占沿线国家的26%(见图5)。紧随其后的是南亚8国和东南亚11国,GDP总额分别达2.666万亿美元(23%)和2.444万亿美元(22%)。中东欧16国和蒙俄均占世界GDP总额的12%。相较而言,独联体6国和中亚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偏低,仅占沿线国家的2%和3%。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
图5 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GDP总额所占份额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报告,世界银行官网(www.worldbank.org),http://data.worldbank.org.cn/datacatalog/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依次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其中中国位居首位,GDP高达10.87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排名榜尾的不丹、东帝汶的GDP不足20亿美元。
表1 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GDP (单位: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报告,世界银行官网(www.worldbank.org),http://data.worldbank.org.cn/datacatalog/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进一步来看,2015年东南亚11国和南亚8国在保证生产总值的同时GDP增速明显,分别为4.71%和4.26%,而中亚5国虽然平均产值不高,但是GDP增速达到4.67%,这表明中亚5国发展潜力很大。独联体6国和蒙俄的GDP增速均为负值,情况不容乐观。(www.xing528.com)
从区域经济展开到具体国家时,我们按照年人均GDP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分类,分别为年人均GDP小于4 000美元,介于4 000—12 000美元以及大于12 000美元三个类别。
由表2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人均GDP差距巨大。中东欧、西亚多数国家人均GDP较高,而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人均GDP较低。2015年沿线国家中人均GDP超过12 000美元的国家有18个,包括中东欧9国、西亚7国、东南亚2国,这些国家均高于世界人均GDP的平均值(10 158.54美元),超过30 000美元的有5个国家,依次为卡塔尔、新加坡、阿联酋、科威特、以色列,位居榜首的卡塔尔人均GDP高达75 117.36美元。而同年仍有22个国家人均GDP不足4 000美元,包括东南亚7国、南亚7国、中亚3国、西亚北非2国;人均GDP低于900美元的有尼泊尔、阿富汗两国,分别位列最末两位,人均GDP仅为689.81美元和623.92美元。
表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2015年)
●注:另有5国数据缺失,分别为伊朗、叙利亚、也门、缅甸、哈萨克斯坦。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报告,世界银行官网(www.worldbank.org),http://data.worldbank.org.cn/datacatalog/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可以看出,南亚8国除马尔代夫外、中亚5国除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外人均GDP均不足4 000美元,这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整体较为落后,而中东欧16国均高于4 000美元,并且有9国高于12 000美元,可以看出中东欧整体经济发展态势十分良好。东南亚11国内部差距较大,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程度较深,新加坡和文莱高居榜首,但是剩下的9国中有7国人均GDP不足4 000美元,西亚地区也呈现同样的态势。
总体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失业率近年来处于高位,高失业率的经济体集中在中东欧等转型国家,中东欧16国的失业率高达13.97%,西亚北非16国、中亚5国、独联体6国也始终在8%以上。与之相比,亚洲国家的总体失业率不高,东南亚11国、南亚8国和蒙俄的失业率并不高,位于世界平均水平(6%)之下。综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发展十分不均衡,各国发展差异显著,部分国家面临高失业率、人均GDP产值不足等严重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将改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并且促进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促进GDP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帮助沿线国家增加收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