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发展事务能力的增强,中国对外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强度也在逐渐增强,力求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多边发展机构的援助工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经验交流,探讨务实合作。近年来中国通过自愿捐款、股权融资等方式,支持并参与多边机构发展援助行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援助。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援助主要有如下的特点:首先,从援助理念而言,受其自身发展经验及受援国经历的影响,中国的对外援助特意避免附加政治条件,将重点放在减少贫困和改善生计上,这是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外援为杠杆,促进受援国改善人权、进行改革”的援助政策具有本质差别的地方。中国对外援助的宗旨在于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重点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发展,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建设社会公益设施,并在其他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时及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其次,从援助对象而言,中国的对外援助对象涉及亚、非、拉美、大洋洲、加勒比和东欧等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最不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占中国对外援助比重的2/3左右。2010—2012年,中国对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其中非洲地区51国,亚洲地区30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国,欧洲地区12国,大洋洲地区9国。除此之外,中国还向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援助的规模,而新增的对外援助资金将会主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倾斜。(www.xing528.com)
然后,从援助规模而言,相比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对外援助,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援助资金中大多为无偿援助,其所占对外援助的比例接近40%,虽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对外援助规模较小,但是其无偿援助的比例远超过日本等其他国家,并且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增长较快,2010—2012年的对外援助金额相当于前60年援外总金额的1/3以上。
最后,从援助领域而言,中国的对外援助讲究发展引导性援助,即通过援助促进双边的合作、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长期以来,中国都比较推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通过经济合作加发展援助的方式,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援助项目分布在工业、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医疗卫生和教育等领域,重点帮助受援国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提高工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医疗和基础教育状况。中国的对外援助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下的对外援助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