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开始酝酿“具有国际消费城市特征的夜市模式”建设计划,力争推出4—5个能够体现上海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且满足海内外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的“地标型夜市”,形态有特色街、餐饮集聚型夜市广场和商旅文体融合型夜市三大类。
狭义的“夜市”,指的是具有自由交易性质的夜间市场,包括上海的昌里路夜市、临汾路夜市(彭浦夜市),以及在中国台湾地区旅游时常见的当地夜市。广义的“夜市”则将范围扩大,泛指夜间消费市场,包括百货商场、商业街、夜排档,乃至文化娱乐设施。可以说,狭义的夜市是平民生活文化的代表,广义的夜市则是夜间经济的缩影。夜市对上海在商业和文化上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上海市民文化的传承也十分重要。从“马路生意”到成为经济现象,夜市满足的是人们最“草根”的消费需求,也可能成为主流消费形态。此可为上海下一轮城市治理中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上海要扩展传统夜市概念,打造“地标型夜市”,并与传统夜市形成“双轮驱动”效应。
上海为何要打造“地标型夜市”?原因之一:上海消费市场规模已经迈入万亿元级,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0 946.57亿元。“发展消费经济,就要充分启动市场。”原因之二:上海的城市特性决定了其真正的消费高峰都出现在夜晚和周末,尤其是餐饮、零售等路过性消费,傍晚5时至晚间8时才是每天的消费高峰。因此,“把晚上的生意都做出来”,成为上海消费市场发展的新目标。上海消费市场规模已迈入万亿元级,发展消费经济的要义,就是要充分启动市场。互联网时代影响消费意愿的因素多种多样,关键要让经营者有积极性,让消费者买账。在夜市建设上,上海要扩展传统夜市概念,打造“地标型夜市”。对此,政府须因势利导,要对夜市功能进行顶层设计与定位,以拉动消费程度为主要评价标准,打造“地标型夜市”与传统夜市的“双轮驱动”互动效应,让夜市成为展现上海城市形象的又一张名片。
上海的夜市,如肇周路、寿宁路、昌里路、吴江路、虹梅路老外街等都各具特色,在部分市民游客中拥有超高人气。但总的来说,相比台北士林夜市、高雄六合夜市、香港庙街夜市等足以成为城市代表的夜市,上海一直缺乏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夜市地标。
当前上海夜市经济发展中面临以下四个主要挑战。
一是对发展夜市经济重要性认知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夜市准入制度缺失,市场秩序不规范。目前,市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发展夜市经济的思想不统一,“上热下冷”,夜市扰民,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上海的夜市长期存在“建立—整顿—扶持—再整顿”的循环,随着居住人口密度变大,居民比例与扰民程度一直无法平衡。基层管理难,理解出现偏差,夜市还没有充分得到所在地的广泛认可,夜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也没有真正形成餐饮、文化、娱乐一条龙。市场不规范,夜市市场人员鱼龙混杂,准入制度缺失,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因而容易造成秩序混乱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上海居民的夜市消费习惯与重庆、成都等相对比较缺乏,中心城区夜市缺乏亲民性。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和成都市居民平均每周都有1—2次夜晚外出就餐、休闲与聚会习惯,而上海“白天赚钱、晚上回家”的印象比较浓厚,一定程度上这与上海居民的传统消费文化与习惯中比较缺乏夜市消费不无关系。中心城区夜市缺乏亲民性,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夜市消费需求。上海夜市消费场所大多数定位在中高端消费群,适合普通百姓夜间休闲娱乐的场所较少,诸如彭浦夜市乃至更早些年的云南南路夜市已经不复存在,中心城区夜市“中高端有余、亲民性不足”,与居民收入消费呈现倒金字塔形的结构层次不匹配,没能充分发挥夜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是本地商住分流趋于明显也让“夜市”这一商业形态较难进一步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缺乏专业管理与运作公司、缺乏观光夜市,商圈夜市营业时间不够长,夜市业态比较单一。夜市整体形象不佳,布局零散,呈现散、杂、小、乱的特点。商圈夜市多在晚上9点前关门歇业,不利于吸引外来游客,没有充分挖掘潜在消费。夜市主要经营业态为百货、餐饮、大排档,缺乏参与式和体验式业态。
四是夜市形式单一,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市民对夜市赞弹参半,形式单一是最大软肋,目前购物中心夜市多以餐饮食肆为主,购物街则比例不高。客流是检验夜市最为真实有效的客观反映,这又与交通配套密不可分。市中心“夜市”已成为白领消费经济主体,入场夜市客流络绎不绝,高峰时段同一时刻客流数以千计。夜市在停车、交通配套上仍有所欠缺,也降低了市民逛夜市的欲望,目前最让购物中心夜市头疼的是交通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夜归的顾客,公交车、地铁末班车已成桎梏。违章路边停车,市民和顾客也感到相当不便。夜市水、电、气不配套,夜市的光环境品质低下、夜市氛围没有很好地被渲染出来,夜市建筑虽然形态各异,但总体看来不甚美观,夜市空间总体品质不高。
当市中心沿街居住状态减弱,夜间消费人流势必会涌向非居住地。不过,人流聚集的优点是方便进行统一的商业规划,弱点则是容易被交通“牵着鼻子走”。这也是为何当上海地铁宣布周末“多开1小时”,人们再次对商业寄予厚望。那么,根据现有轨交站点,上海哪些地方适合发展夜市?归纳为三类: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小有名气的成熟夜市。
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内设夜市,涉及盘活商场存量资源,但目前大部分商场更倾向发展门店餐饮。近年来,一些商场也尝试开设特色餐饮夜市,如徐家汇美罗城就将此前风格多样的大食代,更新成了汇集上海传统小吃的“大食代2.0版”。
交通枢纽:相比之下,交通枢纽附近设夜市更为顺水推舟。晁钢令表示,除却拥有丰富存量空间的地铁上盖,在保证主干道车流通行的基础上,陆家嘴、五角场等夜间人流集中的地区可以用好一两条支马路发展夜市,但前提是要设为步行街,防止人车混行影响城市安全。
说到支马路,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南京东路步行街周围的支马路(见图2.25)。该区域具备客流集聚优势,两侧支马路居民区密布。眼下较适宜夜市发展的有第一百货东楼与西楼之间的六合路。配合百联集团在第一百货的转型,“双子楼”下方的这条不足8米宽的小马路或许能成为上海新的夜市地标。
图2.25 南京东路步行街
正如汇锦街紧紧抓住成都人热爱美食的特点,以90%餐饮美食业态,打造城南唯一一条极具特色的休闲餐饮美食街,集游、逛、闲、玩等多重体验为一体,高品位的环境、大众消费理念,为汇锦街带来了大量的人气(见图2.26)。两者各有特色,却都赢得市场和受众的追捧。
小有名气的成熟夜市:纵观上海已经成形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夜市,无论是“江湖地位”颇高的昌里路、店铺和摊档混杂的寿宁路,还是文艺范十足的大学路,都在基于自身道路功能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从而激发了周边街区的商业活力。晁钢令表示,保留这些成熟夜市的功能,再对周边交通进行疏导,未来它们都将成为上海发展夜市经济重要的“大本营”。此外,锦江乐园内的“士林夜市”也是不错的先例(见图2.27),未来在大宁绿地、五角场等大型公共空间,都可尝试开设阶段性的夜市。(www.xing528.com)
图2.26 成都汇锦街
图2.27 锦江乐园士林夜市
开展夜市经济宜“利民不扰民、乱而有章法”。夜市最关键的是聚人气,因而夜市规划应根据上海街区的地理位置、客户人群、消费层次、消费需求等因素引导夜市多元化发展。定位太高则易“曲高和寡”,太低档、没特色则难以吸引人流。因此,要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诉求,传统街边夜市与大型购物中心的中高档夜市要形成有效互补,以丰富市民夜生活。
一是要把夜市纳入城市综合体规划,结合城市规划对夜市功能进行顶层设计与定位。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就此提出了“商圈理论”——以中心地为圆心,把最大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辐射能力作为半径,形成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的中心地,是形成有效的商圈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将夜市沿一定的方位和距离扩展便可以发挥夜市“吸引消费者”的集群效应,凸显夜市在促进城市内部消费、带动城市旅游产业和促进就业水平上的价值。同时,夜市的背后还具有隐性的社会效应,夜市的本质是各类人等、各种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缩影。美国社会学家雅各布斯通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性发现,经常保持流动的人群对有犯罪动机的人会起到监控作用,小范围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小店铺如果能够保持在时间上具备活动的联系性,增加街道人们见面的机会,街道的安全感就会增强。因而,城市夜晚经济的运行也有助于消除城市犯罪的时间死角。正因为夜市有着这些方面的意义,因此要把夜市的选址和布点提升到城市规划的高度,结合商圈的辐射范围,充分考虑到商圈在夜间及白天的功能区别,以及从夜市对周边城市设施的功能互补角度出发,进行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结合交通及轨交站点的布置,以拉动消费程度为主要评价标准,打造购物中心式、交通枢纽式和传统的成熟夜市三种业态的夜市经营模式,并结合居民生活圈和社区商业的建设,最终实现社区经济的全天候运转。
二是注重对夜市实行“共同但有区分”的经营模式,让夜市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这方面宜借鉴中国台北经验,台北的夜市注重在经营有共同点的基础上打造不同夜市的不同风格。例如,师大夜市利用接近台湾师范大学的契机,打造便于青年人士聚会的年轻风格;华西夜市则充分利用电影《艋舺》的广告效应主打台湾地区的山珍海味;士林夜市则是主打吃喝玩乐一体化的休闲风格。因此,上海夜市可以主打“文化牌”,引导不同的夜市创造不同的经营风格,以凸显城市的海派文化特色。建议把衡山路、新天地、同乐坊、田子坊定位于体现城市特色的“高大上”夜市,同时要适当开出一些平民化夜市以满足市民需求,也让某些购物中心引进夜市业态,从而丰富夜市的经营模式。
三是以青年消费心理为导向,发展集文化、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夜市。青年人群已经成为未来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内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中青年在家是支柱,在工作中是骨干,工作、生活压力相对更大,借助宵夜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主要方式,而夜市正可以满足这些消费群体的时间需求和经济需求,因此青年人群应成为夜市经济的主要对象,通过发展集文化、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夜市,正能迎合青年消费人群在夜市中的多方位需求,从而形成年轻人聚集的标杆效应,拉动夜市消费水平的提升。建议以上海新文化广场为原点发展黄浦区新“地标型夜市”。
四是夜市可成为破解“一城九镇”建设僵局的手段之一。上海“一城九镇”计划陷于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只注重移植建筑形态、忽视移植社区商业业态。在硬性移植建筑形态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市民文化、平民消费的脱节,导致居民不能对社区建立归属感。因此,夜市正可以成为促进市民与社区融合的手段。建议在这些地区的人流交汇点适当考虑建设夜市的可能性,通过促进人与所居住的社区交流,加深对于社区的融合度。
五是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摊贩自治”的经验,建立自治与监督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台湾的摊贩自治模式的核心是鼓励固定摊贩或经常性集合摊贩成立自治组织,并逐步发展成为职能清晰、义务明确,具有一定对话实力的组织。当摊贩加入组织后,可以享受到组织外成员不具备的权利,如组织同政府交涉有关行政管理、税收许可等问题,组织可以提供法律服务、提供人身保险等。我们可借鉴这种管理模式,将摊贩与城管、社区变成共同管理关系。首先,在自治组织内建立完整的奖惩督促制度,按照制度要求与经营的摊主签订卫生承诺制、规范经营承诺制等协议或者制度;其次,将地区摊贩自治组织的管理权授权给基层政府,由基层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对摊贩自治组织进行考核与监督,自治组织定期向管理部门进行汇报,管理部门开展不定时与定时相结合的检查与考核,使得自治管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摊贩自治”营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氛围,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由管理部门帮忙解决,从而达到共同管理、促进和谐的目的。
上海豫园(见图2.28)适合参考伦敦布里克斯顿夜市(见图2.29)。上海豫园地区的交通流畅性不如南京夫子庙和苏州观前街,周围仅一个轨道交通站点,缺乏交通主干道。同时,周边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商业中心,夜间客流集聚能力较差,交通流转化为消费流还不够充分。但有一点不容忽视,豫园丰富的老上海饮食文化,是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地标型夜市迫切需要的元素——特色。
图2.28 豫园商城
英国《金融时报》2016年9月评选出的“伦敦五大夜市”中,布里克斯顿夜市(Pop Brixton)有来自印度、牙买加、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传统美食;紧邻伦敦南岸大学的梅尔卡多市场主打意大利美食;位于伦敦北部的Dinerama市场则胜在上下两层露天集市的特殊形态。
图2.29 伦敦布里克斯顿夜市
除了人流聚集地这一必备条件,上海发展夜市还必须跳出纯餐饮业态,将餐饮与地方特色商品结合,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同时还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就业。所以,不要小看夜市,它对上海迈向全球城市在商业、文化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都不容忽视,对上海市民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尤其重要。从“马路生意”到成为经济现象,夜市满足的是人们最“草根”的消费需求,也可能成为主流消费形态。因此,不发展夜市,“魔都”总感觉少了一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