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人口素质、控制数量、调整结构

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人口素质、控制数量、调整结构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这样的趋势,我国不久将会出现人口下降,而老龄人口增加不利于经济发展。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提高儿童以及成人的教育,使之成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加速,必须加以重视,尽快落实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政策,及早预防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生产发展、社会保险和国家财政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人口素质、控制数量、调整结构

人口发展与生产发展是互为条件的,生产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要素,而人口的发展,又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因此,在“生产篇”中,专列“人口发展”这一章是很必要的。

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公元1年左右,中国就有近6000万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1885年时,有4.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35%。由于内外战争不断,人口下降,1911年为37767万人。1949年,人口达到54877万人。

建国以后,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医疗条件改善,在人口政策上采取鼓励生育的方针,再加上50年代初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之后形成“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模式。1953—1958年,平均出生率为33.69%,死亡率为12%,自然增长率为21.45%。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平均出生率为21.27%,死亡率为18.64%,自然增长率为3.13%。此后,出生率又大幅度上升,1962—1973年,平均出生率达到37.83%,死亡率降为9.74%,自然增长率为28.09%。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高增长得到控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总结了人口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取得了显著成就,从此,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到2013年末,我国人口为136072万人,占世界人口的20%。

中国人口高增长,主要是在农村,农村普遍有重男轻女思想,生了女孩还要生男孩,计划生育工作很难做。城市的计划生育情况就比较好。上海在70年代就已达到“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模式。到1993年以后,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已出现负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很大提高,生育率也普遍降低,特别年轻一代,都不想多生孩子。一对夫妇只有生育2.1人才能保持人口不减,而目前我国已平均降到1.7人。按照这样的趋势,我国不久将会出现人口下降,而老龄人口增加不利于经济发展。

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调整人口结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口数量已不需要控制,现在政策已允许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人口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人口质量、调整人口结构上。(www.xing528.com)

人受生育、成长、衰老、死亡的自然规律支配,作为社会的主体,其活动又受社会规律的支配。提高人口素质,必须重视人口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性,应从这两方面来提高人口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乎社会主义要求的新人。提高人口质量,必须重视优生。人口质量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要讲求优生,首先应重视研究改善人类遗传素质,使人的智力和体力都得到不断的提升。在我国人口中,患有先天遗传病的不在少数。据上海儿科医院1963年对4476名病儿的调查,患有先天遗留疾病的占9.4%。1978年又对4323名病儿进行调查,上述比例达到16.6%。因此,防止先天遗传疾病的发生十分重要。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麻风病未治愈或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的其他疾病患者,禁止结婚。我们要广泛宣传近亲结婚的坏处,开展遗传疾病的检查和咨询门诊。这些都是为优生服务的途径。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提高儿童以及成人的教育,使之成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在调整人口结构方面,主要是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反映的是人口总体中不同年龄的比例关系,通过生育率的调整,控制人口的年龄结构,以便使人口在未来的长时间内比较均衡地发展,以免引起人口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种种问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加速,必须加以重视,尽快落实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政策,及早预防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生产发展、社会保险和国家财政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人口结构调整,还要求地域结构的合理化和人口比较平衡的分布。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很不平衡。1982年,我国人口密度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06人,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3人)的3.2倍。但我国各地人口密度差距很大,江苏为593人,山东为490人,河南为450人,而青海、西藏、新疆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几个人,并且这些地区资源丰富,却缺少劳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曾采取多种国内移民的形式,如组织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动员大城市职工和知青支援边疆,以及从农村组织移民和自由移民等。30年中,省、区之间人口净迁移2500多万人。这个数字对我国总人口来说不算大,但要大规模移民,需要大量投资和繁重的组织工作,在短期内难以开展。从长远的战略观点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加强对边远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我国人口战略,应采取适宜的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移民,逐步改变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世界各国的人口总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而移动的。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不断向西南移民垦殖和发展工业的历史。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以后,将会使西部地区人口有较多的增加。

调整人口结构中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调整城乡人口结构。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左右。经过30年经济建设,我国已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农村人口仍占很大的比重。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进城打工逐渐增加。目前,农民工进城已达2亿人,但这些农民工的户口仍在农村。按农村户口计算,仍占总人口的75%左右。随着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今后仍将有大量农民工进城。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逐步将进城农民工户口转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待遇,成为调整我国人口结构的重大战略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人口都很少,美国农业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我国农村人口多,如能逐步降低到30%左右,大概需要经过20年的努力。

将农民户口转为城市居民户口,中小城市比较容易,现在有些地区已取消小城镇的户口限制,但大城市就比较困难,特大城市更难。例如,上海市目前常住人口已达2400万人,而户籍人口只有1400万人,还有1000万人是农村户口。上海已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和医疗等问题,并将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农民工的户口问题。今后,城镇化建设主要对象是城市群和中小城镇。县及县以下城镇可以就近吸纳农民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服务业,户口也便于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