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户开始,26年来,太仓中德创新园对德合作不断梯次升级,经历了“试探性投资(1993—2000年)”“夯实基础(2001—2007年)”“快速发展(2008—2013年)”和“创新合作(2014年至今)”四个历史阶段,“对德合作”成了太仓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成为太仓中德创新园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8年太仓中德创新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税收收入超50亿元,工业总产值近8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60亿美元。其中,德资企业亩均产值、利润、税收分别达1400万元、150万元和110万元,每万元产值能耗仅为0.022吨标煤。
(一) 试探性投资阶段(1993—2000年)
1993年初,时任德国巴符州议员的全球著名弹簧生产企业克恩—里伯斯总裁斯坦姆博士在随团考察江苏期间,被太仓优良的区位、安静清新的环境以及与德国小城市近似的风貌所吸引,投资50万马克(约合500多万人民币),在此创建了太仓首家德企——克恩—里伯斯(太仓)弹簧有限公司。紧接着托克斯、斯蒂尔、威格玛、舍弗勒、慧鱼、美名格艾罗等德国企业纷至沓来,在太仓中德创新园纷纷租用厂房、投资设厂。
随着在太德企业务量的迅猛增长,1997年,克恩—里伯斯、托克斯、慧鱼、美名格—艾罗公司联合举办新厂房落成典礼。1998年,园区启动赴德招商工作,第一次将德企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从“等德企上门”向“主动招商”转变。此阶段共计有26家德企来太仓中德创新园投资,投资总额达1607万美元。
(二) 夯实基础阶段(2001—2007年)
调整招商思路、夯实招商基础,招商从单纯注重数量开始转变为注重“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化、生态效益化”和“量质并举”,走节约高效经济发展之路。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园区、新城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做出比较合理的安排,例如设立了同济科技园,建设标准厂房,苏州国信集团等民营企业也发起设立了凯明科技园、外贸创业园等园区,为德企的大规模进驻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1年8月,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与太仓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公司、慧鱼(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个“双元制”模式的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这既反映出在太德企注重技术含量的行业特色,也是其认同园区投资环境而体现出的根植性发展新态势。2007年12月19日,第100家德企——世界著名弹簧制造商艾巴赫集团进驻园区,此时距首家德企落户时隔14年。
(三) 快速发展阶段(2008—2013年)(www.xing528.com)
太仓中德创新园进一步加大对德招商力度,德企以每年约20家的速度递增,并且众多德企纷纷选择发展壮大,早期投资落户的德资企业有90%以上完成了增资扩产。
其中,首期投资额仅50万马克的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总投资额4.5亿元、厂房面积4万平方米,拥有近千名员工、多条国内一流生产线以及各种先进设备的规模型集团企业,下设8个独立法人公司。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在太仓中德创新园已经建立第五座工厂,已由首期3000万美元投资发展成为总投资6亿多美元的集团公司,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纳税超7.5亿元,成为太仓首家超过百亿的工业企业,是该集团总部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生产基地。
(四) 创新合作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中德两国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加强在科研领域及生产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合作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创新、合作、共赢”成为中德合作主旋律。
在此背景下,园区内中德两国企业对接广泛深入,在产业分工、研发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并将合作领域延伸至科教、文体、环保、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太仓与德国的政治交往、文化交流、民间往来不断走向深入,形成了全方位、双向对德合作新格局。2018年3月,随着德福埃斯精密零部件(太仓)有限公司成立,第300家德企落户园区,德企的集聚度在中国县域位列第一,“德企之乡”享誉国内外。
太仓中德创意园城市面貌
回望26年的发展历程,德企不断聚集的背后,是太仓、德国双方开展全方位、双向创新合作、不断实现突破的历程。2018年,太仓市出台《进一步深化对德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围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环保、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升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涵,全面打造中德合作城市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