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新一轮沿江开发大潮,长三角地区沿江各地纷纷打出“沿江牌”。作为江阴开放经济重要板块,临港重点开放开发区(临港经开区前身)也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深度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4.4亿吨,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洋山深水港重要配套工程铁路一期工程建成开通,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被提上日程。深入对接上海港国际化战略,将为临港重点开放开发区港口物流网络拓展和码头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落实省市沿江开发重大决策部署。2003年,江苏出台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提出“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江阴积极策应,确定建设“三区两地”的沿江开发总体目标,其中“三区”,即优美的滨江城区、沿江生态区、“沿江开发、跨江联动”的经济示范区;“两地”指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物流基地。这意味着临港重点开放开发区成为江阴沿江开发的主战场。
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临港重点开放开发区参与沿江开发优势明显。一方面,地处长三角腹地,拥有沿江24公里的“黄金岸线”。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早在1992年,江阴港就被批准为内地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江阴口岸临港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由集装箱、石化产品、煤炭、粮食等五大支柱货源构成的港口群,建成了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石化储运基地和国家粮食库。
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岸线资源。由于上一轮沿江开发缺乏整体规划,临港重点开放开发区码头建设杂乱,沿江岸线资源利用不尽如人意,业主码头占比达60%,综合效益并不高。
2006年初,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临港经开区就将沿岸资源整合列为重要任务。当年,临港经开区与上港集箱(澳门)有限公司等发起成立了苏南国家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南国际码头”),大胆对接上海洋山港。随后,临港经开区采取市场行为回购了辖区内原由江苏新长江集团投资开发的3号码头,交由苏南国际码头统一经营。
在苏南国际码头挂牌的同时,临港经开区同步推进占地5平方公里的、配备7个万吨级外港码头泊位的新港区建设,并陆续完成1至6号公共码头及后方陆域的开发规划,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和区域性中转港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截至2018年底,临港经开区拥有万吨级泊位37个、千吨级泊位66个,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关系,形成了以3号码头集装箱,4号、5号码头件杂货与保税物流,6号码头通用散货为主的港口发展体系。江阴港也成为继南京、苏州、南通、镇江之后,全国第五个亿吨级内河港。
临港产业集聚方面同样不断取得突破。自2016年升格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以来,江阴综合保税区利用邻近散、集码头综合优势,与各公用码头无缝对接,每天24小时连续服务,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
2019年4月29日,江阴综合保税区顺利创建国家级综保区并封关运作
目前,曾氏集团跨境电商分拨中心、星科金朋集成电路封测中心、大昌行冷链物流等一批项目正加紧推进,木材加工交易、进口食品、葡萄酒等高附加值项目蓬勃发展。
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模已超千亿元,新加坡丰树工业地产、新长江集团期货交割运营中心、好车好料等物流项目,大宗物资交易配送中心、江阴港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宝湾苏南供应链物流中心等一批区域中心功能平台崭露头角。
江阴临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是临港未来发展最具潜力的重要载体,未来可抓住‘二次创业’机遇,打造集科技孵化器、产业加速器、金融助推器,以及开放转型连通器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园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