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研究:探索低碳发展策略

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研究:探索低碳发展策略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各类能源消耗引起的CO2排放量中,煤炭引起的排放占绝大部分。

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研究:探索低碳发展策略

1.国外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研究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温室效应对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到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也逐渐成为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国际环境会议争论的焦点。有研究表明,人类高碳活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中CO2的贡献最大,其贡献率高达63%(IPCC,2001)。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对能源消耗排放温室气体CO2的研究。

J.W.Sun等(1998)采用结构性因数分解法研究分析了1980—1994年间发达国家的CO2排放强度,研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碳排放强度有下降的趋势,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能源强度的下降是导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其贡献率达到70%以上;ChunhuaWang等(2013)对中国和美国跨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变化进行分解,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可归因于四个因素的改变:国家GDP的增长速度、跨区域经济增长率差异、能源强度的改变和能量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的变化。并且将中国和美国的数据进行对比,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理解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在排放量GDP比率分布动态变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可以增加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种差异在美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另外Hendriks.C(2002)、Stephen.D(1998)、Ki-HongChoia(2001)等学者也从其他角度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研究。

2.国内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研究(www.xing528.com)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消费需求急剧增加,进而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空气中CO2含量的升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学者在对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等气候问题研究方面也做出了不懈地努力。

王明星等(2000)对温室气体的定义、种类以及温室气体的源与汇进行详细说明,指出人为源的增加是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浓度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估算出1994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并得出碳排放总量中约90.8%的排放量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9.2%的碳排放量为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费引起的排放。李小春等(2003)认为我国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的CO2占全球CO2排总放量的10.6%,而我国各类碳排放源释放的CO2煤炭燃烧所排放的CO2达到80%。主春杰等(2006)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研究了我国华北地区部分省份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以全国各省份碳排放量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基准,对华北地区各省份之间、华北与华东、西南与西北地区之间的碳排放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华北各省份之间碳排放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能源强度的不同,而华北与华东、西南与西北地区之间的差异则主要是由于人均GDP和人口总数差别引起的。白冰等(2006)对2004年我国8类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计算,进而绘制出全国CO2排放源集中分布图及大规模、高浓度二氧化碳排放分布图,同时对火电、水泥和钢铁等重点排放企业的排放量特征进行分析。张宏武等(2001)对我国1980—1996年间的7个能源消费部门和2个能源转换部门的各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推算,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以5.4%的增长率增长,具体到部门内部,产业部门碳排放量最大,能源转换部门的碳排放量增长最快,生活部门碳排放量较多但增长较慢,业务部门及运输部门增长率较快。在各类能源消耗引起的CO2排放量中,煤炭引起的排放占绝大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