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中国省市区域包括投入、产出、占用与排放在内的指标数据进行研究,其中西藏地区因各项数据缺失严重未考虑,且东部地区北京、上海、福建、海南4个省市,中部地区江西、湖南2个省,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甘肃、新疆4个省市区(不含西藏)在占用数据上缺失严重,在分析时亦未考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由于制度差异和数据可得性等原因亦不在分析范围之内。因此本书根据各项指标的数据可得性,选取中国大陆地区2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在时间维度上,由于全国及各地区占用最新数据为2012年,因此全国整体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同时由于各区域占用数据2005年以前的数据缺失严重,因此在区域分析中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5—2012年。书中所有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国矿业年鉴》《中国物价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本书工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内的工业。
1.投入数据。本书将工业投入分为三个部分: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及能源投入,为能对不同类型投入进行加总,将各种投入转换为以2003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的价值型投入来衡量。①在资本投入方面直接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按主要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计;②劳动力投入以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转换为价值投入,由于统计方法的不同,2003—2005年、2008年劳动力投入以各地区按行业分职工工资总额计,两种统计结果差距小,因此本书忽略其对实证结果影响;③能源投入以能源消费量乘以能源价格进行转换。在能源投入转换过程中,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统计了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品种的消费量。价格上,由于各年统计方法的不同,各种能源价格以《中国物价年鉴》中36个主要城市生产资料价格均值为主,少数缺失年份数据参考其他统计资料补齐。
2.占用数据。根据本书对占用的界定,是指产业活动中所形成的生态包袱。前文第二章中对生态包袱计算进行了详细介绍,国外许多学者将上述计算方法进行扩展,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会采用以各种产品“摇篮到产品”系数为基础的计算(Schütz,H.,Moll,S..2004;Dittrich,M.,Bringezu,S..2010),或以产品种类为基础的投入产出计算(Giljum,S.,2004;Munoz,P.,Giljum,S.,2009),以及采用两种方法结合的计算(OECD.2008a)。我国许多学者也对生态包袱进行了研究。如刘敬智等(2005)运用生态包袱的概念和算法计算了中国国际贸易附带的环境负担转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附带了生态包袱的净输出;王青等(2005)计算了我国铁矿资源开发的生态包袱,结果表明全国铁矿石非生物性生态包袱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重点铁矿山原矿略有上升;丁一等(2005)计算了我国铜矿开发中的物质投入和生态包袱,结果表明单位重量粗通的物质总投入、非生物固态物质和水的投入都呈下降趋势,粗铜出口造成了生态压力的输出。
本书以产品的自身重量乘以产品生产的平均生态包袱系数来计算生态包袱,其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m为该件产品的自身质量;mi表示一件产品生产中投入各种物质的质量;γi为投入所有物质各自的生态包袱系数。
从上述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对已知产量的产品来说,只需其生产中的各种物质的投入量及各自的生态包袱系数,便能计算出该产品的占用量,所以整个计算关键在于生态包袱系数的计算。目前世界上对生态包袱系数的计算以德国乌柏塔研究所的单位服务的物质投入(MIPS,MaterialInputPer ServiceUnit)方法为主。它将物质强度(MIT,MaterialIntensity),也称为产品生态包袱系数,定义为产品物质投入总量(MI,MaterialInput)与产品自身重量之比:MIT=MI/Weight。为与生态包袱计算一致,将生态包袱系数公式表示为:
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学者采用WIPS方法对生态包袱系数进行研究,比较全面的生态包袱系数的计算仍以德国乌柏塔研究所为主,其MIT表格自1990年代以来不断更新,目前已经拥有包括原料、能源、交通及食物在内的众多物质的400多个生态包袱系数数据,同时还在不断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扩充。
本书占用数据分析需指出以下几点:
①区域内的生态包袱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鞠美婷、盛连喜等,2008):开采化石燃料、工业原材料时产生的生态包袱、未被使用的生物质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挖方量。而本书是分析中国工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态化,因此占用以化石燃料、工业原材料开采中的生态包袱为主,未计入未使用的生物质量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挖方量。(www.xing528.com)
②计算化石燃料、工业原材料开采中的生态包袱时,由于我国物质资源开采种类繁多且产出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书选取主要化石燃料及工业原材料,计算22种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在内的化石燃料、金属矿物质(铁矿、锰矿、铬矿、铜、铅、锌、镍、锡、锑、铝、金、银矿)及工业矿产品(石膏、耐火土石、石墨、陶瓷土、萤石、矿泉水资源)的生态包袱。
③生态包袱系数受物质资源特点、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国家或区域不同时期的隐藏流系数也会不同(黄和平、毕军等,2007)。笔者将国内计算的少数生态包袱系数与乌柏塔研究所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计算结果虽有不同,但变化幅度不大,特别是将国内计算结果与世界平均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二者差异可以忽略,而且系数随时间变化也不明显。因此本书选择目前已经计算获得的生态包袱系数来计算生态包袱,系数选择以国内已有系数优先,其次选择世界平均系数,再次为德国、欧洲等其他国家计算得到的系数。最终生态包袱系数见表4—1。
④MIPS方法计算物质投入分为5类:非生物质原材料、生物质原材料、农业及林业中的土壤移动及流失、水和空气,所以其在计算生态包袱系数时也分为5类分别统计(FriedrichSchmidt-Bleek)。但限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书工业占用仅计算物质开采过程中的非生物质原材料生态包袱,其生态包袱系数也为非生物性生态包袱系数。
3.产出数据。工业部门产出以按地区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计,所有数据均转换为以2003年为基期价格的数值。基础数据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统计方法差异,统计年鉴中缺失2004年数据以插值法补齐。
4.排放数据。排放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工业SO2、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固体废弃物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中三废基础数据来自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二氧化碳排放量则通过工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到。
表4—1 本书采用生态包袱系数
续表
资料来源:孔志鹏,2010;http://wupperinst.org/en/projects/topics-online/mip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