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生态文明内涵
1995年,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罗伊·莫里森(RoyMorrison)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civilization)的概念。随后在其2005年发表的著作《生态文明2140》一书中,对21世纪及22世纪上半期世界范围的生态文明的发展作了进一步探索和预测,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未来家庭、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学科背景、理论视野及关注点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也不一样。有学者根据文明发展的产业特征,按照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来定义生态文明。这种情况下,文明分为以采集狩猎为特征的前农业文明,以种植、养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明,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文明以及以服务业为主体,以农业和工业生态化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俞可平(2005)认为,从人类文明演进过程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必将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质的改变。春雨(2008)指出,生态文明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陈昌曙(2000)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未来人类文明的全部,生态文明要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生态文明是未来文明的新内容、新特点,人类未来文明将是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结合。
有些学者从生态与文明两个概念的组合来理解生态文明,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夏光,2007)。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不仅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成果,而且还应包括人与自然的物质成果。陈寿朋(2008)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的增强,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其中生态意识文明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生态价值取向等;生态制度文明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生态管理活动等。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调整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薛惠锋(2009)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也有学者从广义与狭义角度定义生态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角度出发,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周光迅等(2008)认为,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刘传江(2013)认为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中某个领域的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它与另外几个文明共同构成社会发展主体内容。谷树忠(2013)认为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他文明就会失去载体。
1.2.1.2 生态文明研究内容(www.xing528.com)
1.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研究。自生态文明提出以来,学者们对生态文明相关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特征及路径的理论研究。邵超峰等(2008)在探讨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及事实依据。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外部环境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从生态教育、生态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及支撑体系等方面讨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发展对策。毛明芳(2010)通过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梳理,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特征及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所处地位进行详细阐述。荣开明(2011)综合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及成果,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实践平台是“两型”社会建设,关键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现路径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引,搭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平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妥善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的挑战。张熏华、王岩(2014)从生态文明的本质、生态文明的社会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因素、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的规律等多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要义进行详细分析,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
2.生态文明建设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采用多种定量模型和方法(PSR模型、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法等),对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文明假设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张静(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昆山、大连、东莞三个城市进行生态文明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横向比较,验证所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并区分出不同城市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差异。张欢(2014)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生态环境管理水平3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0个样本省份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及生态文明协调度进行实证评价,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并对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刁尚东(2013)以广州为例,从政策层面、社会经济层面和科学技术层面选取具体指标,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广州市生态文明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政策建议。罗辉(2014)从生态文明内涵角度出发,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六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利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将计算结果与国际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现状值进行比较,对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及系统协调性进行评价。
1.2.1.3 文献评述
通过对生态文明内涵及研究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对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特征及路径的研究详细解释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以及为什么要发展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发展生态文明的问题,而对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说明了生态文明发展的程度及结果。本文无论是对产业生态化过程,还是对产业生态化效率,或是对产业生态化实现路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都是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范式,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并将其作为全文分析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