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评价目的
自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是为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主要目的包括:
a)预测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
b)提出减缓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c)提高建设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明确其保护责任。
4.2 评价原则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
a)科学性:以保护生物学、生态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行业规范,选取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根据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专家的专业知识,预测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各项评价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
b)客观性:采用现有的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系统、准确地评价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的真实情况,尽 量克服各种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发展的局限性;
c)全局性:综合考虑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需求及其内在联系,合理地预测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社 会经济状况的潜在变化,服务于各级政府的战略管理和决策需求;
d)可操作性:采用易于获取或预测的关键指标和参数,并提供相应的参数测定技术,避免技术复杂、过程冗长、短期内难以准确测定的指标。
4.3 评价程序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程序如下:
a)由项目建设方或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委托有咨询资质的单位承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由具有甲级咨询资质的单位承担;(www.xing528.com)
b)成立评价专家组(具体要求见4.4);
c)评价专家组集中研讨本技术规范的评价程序、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区和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并结合具体的评价对象制定详细的实地考察方案;
d)评价专家组对评价区域开展实地考察、取样,对评价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开展访谈等工作,获取必要的资料及科学证据;
e)完成实地考察和内业工作后,评价专家组成员分别介绍考察情况和对本专业/领域的评价建议,并在全组范围内进行讨论;
f)评价专家组的每位专家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对每项评价指标按照其属性/特征分别赋予合适的分值,然后计算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
g)完成评价报告。
4.4 评价专家组成员要求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专家组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评价专家组成员数量和专业结构视自然保护区类型和建设项目性质确定,总人数应≥9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专家人数应≥2/3;
b)评价专家组成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 技能,熟悉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内涵、技术要求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
4.5 影响评价区范围的确定
影响评价区范围包括建设区及其外延部分所构成的区域,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可参照表1确定的标准划定,实际边界可依据自然地形作适当调整。在表1中未列出的建设项目类型以及建设项目附属工程影响评价区范围由评价专家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表1 影响评价区范围确定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