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1 大熊猫
1.名称
(1)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2)英文名:giant panda。
(3)别名:竹熊、花熊、大猫熊。
2.分类地位
(1)哺乳纲Mammalia。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蔡琼摄
棕色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蔡琼摄
(2)食肉目Carnivora。
(3)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
(4)大熊猫属Ailuropoda。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附录Ⅰ。
(2)IUCN等级:易危(VU)。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Ⅰ级。
4.识别特征
大熊猫体形似熊,但头圆而吻部较短,尾很短,前后肢长度大致相等。体态粗壮,憨厚可爱。体长150~180 cm,尾长12~14 cm,肩高65~70 cm,一般体重80~125 kg。大熊猫背部被毛粗而致密,腹部毛稀而长。全身毛色虽仅为黑白两色(分布于四川和甘肃)或黑色、白色和棕色(分布于秦岭),但搭配得巧妙而美观。四川和甘肃的大熊猫头较大,为“熊形脸”,极像黑熊或者北极熊的头形,而秦岭大熊猫头较小,呈圆形,更像猫,且具有较小头骨、较大牙齿。四川和甘肃的大熊猫头颈部白色,两耳黑色,眼周有黑色眼圈,呈“八”字形排列;吻鼻端黑色,躯干和尾白色,四肢黑色;前肢黑色毛向上横过肩部左右相连,形成宽的黑色环带;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而秦岭大熊猫在皮毛颜色方面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蔡琼摄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蔡琼摄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仅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毗邻的秦岭、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6个彼此隔离的山系。秦岭是我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秦岭的大熊猫具有独特的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进化史,并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面与四川、甘肃的大熊猫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e 蔡琼摄
2.3.4.2 川金丝猴
1.名称
(1)学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e
(2)英文名:golden snub-nosed monkeyo。
(3)别名:仰鼻猴、金丝猴、金线猴。
2.分类地位
(1)哺乳纲Mammalia。
(2)灵长目Primates。
(3)猴科Cercopithecidae。
(4)丝猴属Rhiopithecus。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附录Ⅰ。
(2)IUCN等级:濒危(EU)。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Ⅰ级。
4.识别特征
金丝猴是猴科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53~77 cm,雄猴体重15~20 kg。雌猴个体略小,体重8~10 kg。主要特征是吻部浑圆突出,脸部天蓝色,头圆,耳短,鼻孔上仰,因而又称仰鼻猴。雄猴上犬齿粗大,向下突出,在嘴角有大的疣突。尾长约与身长相等或略长。四肢粗壮,后肢较前肢长。全身被金黄色毛,成年雄猴毛色鲜艳,头顶的毛栗褐色,脸部周围至颈部为棕红色;背部有长毛,可达40~80 cm。雌猴毛色较淡,背部长毛较短。幼猴全身淡黄色,有金属光泽。金丝猴共有3种,均已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主要的区别是川金丝猴的脸天蓝色,两侧、胸及后腿金黄色,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滇金丝猴(R.bieti)的脸两侧白色,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东部;黔金丝猴(R.brelichi)的两肩之间有一块卵圆白毛区,分布于贵州与四川之间。
川金丝猴是金丝猴的指名亚种,属于我国特有的I级保护动物。在秦岭,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宁陕、周至、佛坪、洋县、太白等县,其中周至县境内的各群主要分布于秦岭主脊的北侧,其余各县境内的金丝猴主要分布于秦岭主脊的南侧,主要栖息地的海拔在1200~3170 m。秦岭北坡是川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最北限。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e 蔡琼摄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e 蔡琼摄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蔡琼摄
2.3.4.3 羚牛
1.名称
(1)学名:Budorcas taxicolor
(2)英文名:golden takin。
(3)别名:扭角羚、牛羚。
2.分类地位
(1)哺乳纲Mammalia。
(2)偶蹄目Artiodactyla。
(3)牛科Bovidae。
(4)羚牛属Budorcas。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附录Ⅰ。
(2)IUCN等级:未列入。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Ⅰ级。
4.识别特征
体重250~400 kg,体长200cm左右,肩高130~150 cm,尾长30~40 cm。体形硕大如牛,肩部高出臀部,吻鼻部大而裸,前额显著隆起,喉具较长的毛。陕西秦岭的羚牛,从整体看为白—金黄色,成年的羚牛一般为白色,老年雄性个体为金黄色。雌雄均具角,角特殊,上升一段后向外、向后弯转,故名“扭角羚”。
羚牛是亚洲特有的偶蹄目牛科动物,主要产于我国,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入濒危级保护动物。羚牛共有4个亚种,秦岭羚牛(B.taxicolor)是其中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秦岭羚牛只分布于我国秦岭山脉(北纬32°~34°,东经106°~110°),一般活动在沿秦岭主脊的海拔1200~3500 m,但在海拔700 m左右的区域也可能有极少数独牛光顾。目前秦岭羚牛的高密度分布区主要在陕西的太白、佛坪、周至、洋县、宁陕、柞水、镇安等地,现已在这些主要分布区域内建立了多处自然保护区。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羚牛与羊亚科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应将羚牛归入羊亚科。羚牛特殊的分类地位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价值。保护羚牛这一珍稀物种,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蔡琼摄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蔡琼摄
2.3.4.4 林麝
1.名称
(1)学名:Moshchus berezouskii
(2)英文名:musk deer。
(3)别名:麝、獐子、香獐。
2.分类地位
(1)哺乳纲Mammalia。
(2)偶蹄目Artiodactvla。
(3)麝科Moschidae。
(4)麝属Mosrhus。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附录Ⅱ。
(2)IUCN等级:濒危(EN)。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Ⅰ级。
林麝Moshchus berezouskii 蔡琼摄
林麝Moshchus berezouskii 蔡琼摄
4.识别特征
体长70~85 cm,尾长约4 cm,体重6.5~10 kg。雌性无角,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突出于唇外呈獠牙状,雌麝犬齿短小。耳长而直立,端部稍圆,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因而臀部高于肩。雄麝尾粗短而裸露,端部圆形;雌性尾尖细,被毛,通体毛色呈橄榄褐色,头部染橘红色泽,成体颈背、肩部及上体均无斑点。鼻端裸露呈黑色,头部的毛多为黑褐色。眼上下有棕黄色斑块,两眼后下方有两条条纹直达下颌,上、下颌白色。喉至前胸中央有一棕褐色纹。两颊往后有两条宽的白色带纹,在胸前汇合。胸部多为灰褐色,腹部毛色较浅。四肢前面似体色,后面黑褐色,内侧上部黄棕色。蹄甲黑色,尾毛深灰色。雄性腹部具麝香囊。
林麝是产名贵中药材麝香的动物,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的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20个省、自治区都有分布。在空间分布上,秦岭山系林麝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基本沿东西走向的秦岭主脊分布。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了凤县、太白、宝鸡、周至、宁陕、佛坪、洋县、城固、勉县、略阳、宁强等县(区) 。
2.3.4.5 黑熊
1.名称
(1)学名:Ursus thibetanus
(2)英文名: asiatic black bear。
2.分类地位
(1)哺乳纲Mammalia。
(2)食肉目Carnivora。
(3)熊科 Ursidae。
(4)黑熊属Ursus。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Ⅰ级。
(2)IUCN等级:易危(VU)。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Ⅱ级。
4.识别特征
毛被漆黑色,胸部具有白色或黄白色月牙形斑纹;头宽而圆,吻鼻部棕褐色或赭色,下颏白色,颈的两侧具丛状长毛,胸部毛短,一般短于4 cm。前足腕垫发达,与掌垫相连;前后足皆5趾,爪强而弯曲,不能伸缩。
黑熊Ursus thibetanus 陈旭摄
黑熊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以及喜马拉雅山南坡,但由于环境的变迁,许多地方已绝迹。已知有5个地理亚种,即指名亚种U.t.thibetanus(西藏黑熊)、长毛亚种U.t.laniger(喜峰黑熊)、四川亚种S.t mupinensis(四川黑熊)、台湾亚种U.t.formosanus(台湾黑熊)、东北亚种 U.t.ussuricus(东北黑熊)。 黑熊喜欢选择向阳、避风性适中的山脊或坡面、乔木密度高、郁闭度大且坡陡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活动,南方的热带雨林和东北的柞树林都有栖息。在西藏东南部谷地,从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到海拔4000 m左右的山地寒温带针叶林都有它们的踪迹。黑熊为杂食性动物,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青草、嫩叶、苔藓、蘑菇、竹笋、蕃芋、松籽、橡籽及各种浆果它们都吃,也吃鱼、蛙、鸟蛋及小型兽类,喜欢挖蚂蚁窝和掏蜂巢。黑熊的食物和寻食范围有明显的个体间、地区性和季节性变化。
秦岭山系是我国野生黑熊的重要分布区之一,黑熊的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秦岭山系主脊的中西部地区,具体分布在太白、眉县、城固、留坝、鄠邑区、周至、佛坪、宁陕、洋县、勉县、凤县、镇安等地的中高海拔的山地阔叶林地区。另外, 在华县西南部的长安、蓝田和柞水县交界地区以及宁强西南部也有一定面积的黑熊生境分布, 适宜生境面积11084 km2, 占整个秦岭山系面积的19.23%。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生境消失和破碎化,黑熊现有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
黑熊Ursus thibetanus 蔡琼摄
2.3.4.6 朱(www.xing528.com)
1.名称
(1)学名:Nipponia nippon
(2)英文名:crested ibis。
(3)别名:朱鹭、红鹤、日本风头鹮、朱脸鹮鹤。
2.分类地位
(1)鸟纲Aves。
(2)鹳形目Ciconiiformes。
(3)鹮科Threskiornithidae。
(4)朱鹮属Nipponia。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附录Ⅰ。
(2)IUCN等级:濒危(EN)。
朱Nipponia nippon 蔡琼摄
朱Nipponia nippon 蔡琼摄
朱Nipponia nippon 蔡琼摄
朱Nipponia nippon 蔡琼摄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Ⅰ级。
4.识别特征
体长约78 cm,体重1.2~1.9 kg。全身白色,渲染有粉红色,以腋下及两翼最浓。头枕部有长的矛状羽,形成羽冠,头顶及两侧裸露无羽,皮肤呈朱红色。嘴长而向下弯曲略呈弧形,黑色,上、下嘴尖端和下嘴基部红色;脚朱红色,雌鸟在繁殖期体表为烟灰色,两翼粉红色较淡。幼鸟体羽似雌鸟,为灰色。
朱鹮是全球濒危鸟类,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野生种群目前仅分布在陕西洋县及附近的城固、西乡、南郑和佛坪等县的部分地区。自1981年重新发现以来,经过近30年的研究、保护,目前野生种群正在逐步增多。人工种群也在不断增长,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一个成功案例。特别是2007年5月31日,26只人工驯养的朱鹮在陕西宁陕放飞,从而揭开了朱鹮保护史上的一个新篇章。但是目前朱鹮还面临着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狭窄、栖息地面积受人为干扰而破碎化严重、种内遗传多样性低以及食物量不足等重重困难,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这一物种,仍是相关科研单位和保护部门当前和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2.3.4.7 红腹锦鸡
1.名称
(1)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
(2)英文名:golden pheasant。
(3)别名:金鸡、锦鸡、彩鸡。
2.分类地位
(1)鸟纲Aves。
(2)鸡形目Galliformes。
(3)雉科Phasianidae。
(4)锦鸡属Chrysolophus。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未列入。
(2)IUCN等级:无危(LC)。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Ⅱ级。
4.识别特征
体长98 cm,体重约700 g,雌雄异色。雄鸟体型修长,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脸、喉和前颈锈红色;下体自喉以下为纯红色,羽离散如发;肛周淡栗红色;尾长,有38~42 cm,一对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桂黄色。雌鸟头顶棕黄色而具黑褐色横斑;颊棕黄而缀黑色;耳羽银灰色,背棕黄至棕红色,具粗的黑褐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棕黄色。虹膜淡黄色,眼周皮肤淡黄色。嘴和脚黄色,雌鸟跗蹠有一短距,眼下裸出部有一淡黄色小肉垂。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蔡琼摄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蔡琼摄
红腹锦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锦鸡属,俗称金鸡,是中外驰名的观赏鸟,也是我国特产雉类,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分布于四川、陕西南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青海东南部、西藏东部、宁夏南部、河南、湖北西部、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红腹锦鸡常群居,日行性,视听觉敏锐,性机警,稍有异常立即逃遁,以蕨类、麦叶、胡颓子、草籽、大豆等植物叶、芽、花、果实、种子、谷物为食,也吃各种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已记录食物种类有30多种。 3月下旬进入繁殖期,筑巢于乔木树下或杂草丛生的低洼处,每窝产卵5~9枚,淡黄褐色,无斑,孵卵期22天,繁殖期进食昆虫、蠕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人们已经对红腹锦鸡的生态学、生理生化、遗传学、人工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秦岭地区是红腹锦鸡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红腹锦鸡对森林边缘和开阔区的生境有一定偏好,尤其是冬春季节。主要栖息于海拔500~2500 m的暖温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丛、竹林及针阔混交林中。
2.3.4.8 秦岭细鳞鲑
1.名称
(1)学名: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2)英文名:qinling lenok。
(3)别名:细鳞鱼、细鳞鲑、花鱼、梅花鱼、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
2.分类地位
(1)鱼纲Pisces。
(2)鲑形目Salmoniformes。
(3)鲑科Salmonidae。
(4)细鳞鲑属Brachymystax。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未列入。
(2)IUCN等级:未列入。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Ⅱ级。
4.识别特征
体长形,侧扁,吻钝,眼大。鳞片小,有脂鳍。体背深紫色,两侧绛红或浅紫色,腹部灰白色。体两侧有数目不等的圆形黑斑,并有7或8个较宽的暗色垂直斑带。脂鳍上有黑斑,背鳍、脂鳍和尾鳍为紫褐色,腹鳍为棕色。
秦岭细鳞鲑为肉食性冷水鱼类,不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大的驯化养殖价值。近年来,秦岭细鳞鲑的数量锐减,有的地方甚至绝迹(如陕西省渭南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的人为破坏,包括许多河流上游的森林砍伐和水源地的人为破坏,并且炸鱼、毒鱼、电鱼等人为捕杀现象严重,秦岭细鳞鲑已经濒临灭绝。
秦岭细鳞鲑为我国Ⅱ级保护野生动物,隶属鲱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为我国所特有,呈局部性分布,仅限于陕西秦岭山脉的太白山东麓的黑河、北麓的石头河及南麓的湑水河和太白河,东至西安地区,西至甘肃东部天水一带。生活在水质清、杂物少或者没有污染的河道。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王启军摄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王启军摄
2.3.4.9 川陕哲罗鲑
1.名称
(1)学名:Hucho bleekeri
(2)英文名:Hucho bleekeri Kimura。
(3)别名: 四川哲罗鲑、贝氏哲罗鲑、虎嘉鱼、猫鱼。
2.分类地位
(1)鱼纲 Pisces。
(2)鲑形目 Salmoniformes。
(3)鲑科 Salmonidae。
(4)哲罗鲑属Hucho。
3.濒危等级
(1)CITES等级:未列入。
(2)IUCN等级:极危(CR)。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Ⅱ级。
4.识别特征
体长,略侧扁,呈圆筒形。头部平扁,吻尖,口裂大,端位。上颌骨明显、游离,向后延伸达眼后缘之后。上下颌、梨骨和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锐齿。鳞极细小,椭圆形,鳞上环片排列极为清晰,无辐射沟,侧线鳞193~242枚,侧线完全,脂鳍较发达。背部青褐色,腹部银白。头部、体侧有多数密集如粟粒状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产卵期雌雄体全显示出青铜色,腹鳍及尾鳍下叶为橙红色,雄鱼更为明显。
川陕哲罗鲑多栖息于海拔700~3300 m的山涧溪流急流深潭中, 水流湍急, 溶氧量高,水温低水质好的河川支流中,大多栖息在河川的上游。冬季在河道中的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等水域越冬。川陕哲罗鲑2~3龄性成熟(雄性2龄、雌性 3龄), 繁殖期在每年的3~5月。此时河水刚刚解冻不久, 水温在4~10℃, 产卵场一般位于河流上、下游均有急流深水的中部近岸缓流区域, 底为砂或砂石,水深15~80 cm。筑巢产卵, 产卵亲鱼在适宜的河床挖掘圆形或椭圆形的浅窝。 受精卵较大,3~4 mm,黄色, 无黏性,沉性卵。川陕哲罗鲑在产卵前有逆水溯游现象。川陕哲罗鲑为典型的性情凶猛的食肉性鱼类, 是淡水鱼类中贪食的种类之一,喜欢捕食鱼类和水生昆虫。幼鱼阶段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为小鱼和底牺动物。成鱼则以裂腹鱼、高原鳅、鮡科鱼类为主,水生昆虫仍有一定比例。
川陕哲罗鲑是起源于北方山区区系复合体鱼类, 地理分布在北纬29°~ 33°的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北侧的岷江水系和汉江水系,是哲罗鲑属鱼类分布纬度最低的种类。陕西主要分布于汉江水系的湑水河和太白河,太白县、留坝县的褒河支流水系及其支流西太白河。
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王启军摄
2.3.4.10 大鲵
1.名称
(1)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2)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3)别名: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鳕鱼,脚鱼、啼鱼、腊狗。
2.分类地位
(1)两栖纲Amphibia。
(2)有尾目Caudata。
(3)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
(4)大鲵属Andrias。
3.濒危等级
(1)CITES级:附录Ⅰ。
(2)IUCN等级:极危(CR)。
(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Ⅱ级。
4.识别特征
大鲵是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两栖类。一般成体体长1 m左右,体重5~20 kg。头宽而扁,眼小位于头背面,口裂大,上下颌具细齿。身躯粗而扁平,体侧有纵行皮肤褶,尾巴长而侧扁,强壮有力,是储存脂肪和协助游泳的工具;四肢短壮、向两侧伸出,前肢4趾,后肢5趾。皮肤光滑,身体背面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大鲵皮肤颜色可随其生活的环境不同而有深浅变化。
中国大鲵俗名“娃娃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中国大鲵是我国珍稀名贵物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中。它在我国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等17个省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鲵的栖息地已经隔离化、岛屿化,其范围往往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而且这些区域还在不断缩小。两栖类是由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类群,因此是研究动物进化的珍贵资料;由于大鲵迁徙能力差,且对水的依赖性强,所以地理上的空间隔离更利于大鲵形成独特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因此也是研究遗传多样性问题的一个好资料;此外,大鲵的性别决定方式较复杂,它也是研究基因型和环境型性别决定的共同分子机制的好资料。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蔡琼摄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王启军摄
大鲵喜欢栖息于山涧水深、水质清凉、泥潭水流急湍及岩石空洞较多的山溪中,地质结构多具有丰富的石灰岩层。栖息地自然环境良好,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2~17℃,最冷月平均气温2℃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27℃以下,全年无霜期220~270 d,冬季几乎没有冰冻。因此,大鲵野生资源较多的省有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江西等地。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地区是我国野生大鲵分布气候最适宜、数量最多的地区,从种群数量看, 秦岭南麓是大鲵的集中分布区,数量优势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