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康城市的本质内涵来看,健康城市要求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都以促进人的健康为核心,健康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拥有健康体魄、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行为,人是健康城市关注的不二主角。人们健康的生活模式的形成是多方位的,首先,需要良好的健康知晓程度,这体现在有效地健康教育的信息传递上,知晓如何才是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才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形成。其次,是要拥有良好的健康环境,能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不被其他不利于生活的因素影响。再次,要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能够形成健康的体魄,这包括饮食、锻炼和生活作息习惯。最后,要有健康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救治条件以及社会医疗保险等等,能够定期检查人们的身体的健康状况,实行健康危机监督,或者在疾病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早医治和高质医治。最后,要拥有健康的心态,这取决于社会满足感和自我修养。在健康人群形成的过程中,第一条的先决条件和最后一条的心态形成都是因人而异的,带有强烈的个异化特征,而后面的三个要点,则是人们的日常,即每天都会经历到的生活,在社会层面上能够通过城市的物质空间规划来促进健康氛围的形成和提供良好的健康社会保障设施。
从人的健康需求出发,人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两种健康又是紧密而不可分的。人是一个开放性的生命体。生活在城市中,人的健康必须要考虑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加确切地说是人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城市环境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健康城市的建设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们生活对健康的需求,这种需求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人生存的健康环境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良好对空气含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污染的空气良有好的过滤和净化作用,植被良好,生物多样性层次丰富,对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贡献。据研究标明,人们越接近自然,心态就越健康。心理学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现在人们在城市钢筋混凝土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压力过大,对自然的亲近是释放压力的方式之一,能够帮助调整心态。其次,要有供人们锻炼的场所。生命在于运动,如果有运动的渴望没有运动的空间,那么积极的健康意识就被扼杀在摇篮中,运动不仅需要场所而且需要设施。锻炼对于形成健康体魄和恢复精神面貌有着较好的调节作用,能够辅助心态和精神的有益调节。再次,要有合适的休闲空间。运动是激烈的锻炼方式,休闲其实也可以视作是一种游乐性质的锻炼运动,即使是散步也有促进健康的成分。因此,合适的休闲空间,包括城市的广场、郊野的公园和登山步道,能够提供人们饭后的散步场所和周末的游憩场所,在娱乐中享受健康,使身心愉悦。最后,应该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健康的服务设施应该包括体育设施和医疗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度,有利于及早治疗,对于病人及早和高质的治疗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心理的安慰。(www.xing528.com)
因此,综上所述,健康城市的建设需求和健康人群的最终形成,都需要依靠城市规划作为实施建设手段,来营造一个能够促进人们健康体魄、积极心态和健康行为形成的现实物质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