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探析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探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劳动力质量提高的结果,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技术进步的内生化机制,将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由外生给定变为内生不确定。人力资本、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均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衡量指标,体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效率,这些指标的数值变化实际上就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变化。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探析

由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把经济增长归结为一个无法把握的事物:外生的技术变化,因而无法解释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实践。Arrow(1971)提出一个生产函数中的知识可以跨时与跨国溢出的内生知识变化的理论,这成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源泉。在Arrow的“干中学”模型中,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知识是投资的副产品,资本存量的提高会导致其知识存量的相应增加;其二,知识是一种公共产品,所有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在生产最终产品时效率都会有所提升,这就是知识的“外溢效应”。这一假设意味着,Arrow从普通的以劳动与资本为自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导出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随着投资和生产的进行,新知识将产生,并由此形成递增收益。这表明生产规模收益递增,不是由要素投入增加导致的,而是由非要素投入所引起的效率提升。换句话说,投入要素本身质量和要素组合质量的提高引起产出效率提高,这即是经济增长的质量部分。日本经济学家Uzawa(1965)在《世界经济评论》上发表《经济增长总量模型中的最优技术变化》一文,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独立的教育部门,专门生产人力资本,并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表示技术进步,从而将索洛模型中的外生技术变量“内生化”。基于此,Uzawa提出了重要的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以人力资本表征技术进步,本质上是劳动力生产要素素质提高的结果。作为劳动力质量提高的结果,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在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作用机制层面,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产生的“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促进经济增长(Schultz,1961)。Romer(1989)、Grossman和Helpman(1991)从技术进步内生化角度考虑,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渊源,同时技术知识的增长源自单独的研究开发(R&D)部门。通过对研发的不断投入,以及通过知识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外溢效应所产生的外在经济影响,经济持续增长即可以实现。这类模型因此称为以研发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R&D-based grow thmodel)。

至此,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内生化研究。美国经济学家Lucas在1988年的研究中引入专业化人力资本生产的教育部门,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式(Lucas,1988)。Lucas强调,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效应的递增收益使得其成为“增长的发动机”。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并认为经济开放度的扩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的新技术与人力资本,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Aghion和How itt(1992)拓展了Romer与Lucas的内生增长理论,并吸纳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动态思想,认为竞争性厂商的“垂直产品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www.xing528.com)

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技术进步的内生化机制,将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由外生给定变为内生不确定。人力资本、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均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衡量指标,体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效率,这些指标的数值变化实际上就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