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号分类法》(Colon Classification,简称CC)是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创建的一部分面分类法。阮冈纳赞生于1982年,1917~1922年期间,阮冈纳赞在印度马德拉斯大学教授数学。从1924年开始,他在该校图书馆工作,同年被送到英国伦敦高等图书馆深造。在学习图书馆理论、研究分类法的过程中,他发现已有的分类法不能适应科学发展需要,不能随时扩充新学科的主题内容,于是决心自己编制一部新的分类法。1925年,阮冈纳赞在英国返回印度的途中完成了CC初稿,经过几年的实践,1933年正式发表了CC第1版。在这里,阮冈纳赞提出了分面标记理论,用冒号作为分面符号。1932年第2版中增加了“A精神体验与神秘主义”类,并开始采用八分标记法。1950年出版第3版,采用了“焦点”“面”“相”等概念。1952年第4版提出了五种“基本范畴”,采用五种不同的分面符号并增加了几个基本大类,大大改变了CC面貌。1957年第5版将分类法分成两卷,第一卷适用于普通图书的分类,称为“基本分类法”;第二卷适用于论文资料的分类,称为“深度分类法”,出现分区的概念。1960年将第1卷修订出版作为第6版,将八分法进一步发展成为扇形法。1972年第1版在动态适应和深度描述两方面进行了新探索。按阮冈纳赞设想,CC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一,设计用于类分宏观主题文献的“基本分类法”,1933年的第1版至1963年的第6版就是这一阶段的成果;其二,设计用于类分微观主题文献的“深度分类法”,1987年正式出版的第7版就是这一阶段的成果。在CC第7版预告一文中,阮冈纳赞认为:CC第1~3版属于完全的但不灵活的分类表类型,第4~6版属于准自由分面的类表,而第7版则是自由分面的类表。
所谓“自由分面”类表是一个根据明确规定的三个结构层面:概念层面、词语层面和标记层面的一系列假设、规则以及原则为指导的分类表。在这种类型的分类表中,就类分一个主题而言,其程序包括:把主题在概念层面中分析成各个面,并将它们转换成通行标准术语的词语层面的核心词汇,再将它们根据分类表转换成标记层面的核心号,最后将核心号合成为符合主题的分类号。
表3-9 CC第6版的基本大类
(www.xing528.com)
CC的基本大类分为四个分区:Z综合类为第一分区类目,以小写拉丁字母表示;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为其他学科所不能包括的新型学科,作为第二分区类目;大写拉丁字母A~Z、∑、△表示传统学科类目,作为第三分区类目;第四分区为新出现的各种方法学、带有工具性质的类目,以带有“( )”的大写或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使用CC类分文献,要按照该分类法所制定的假设、原则、方法以及在各类表下相应的分面公式进行,通过对事物进行基本范畴分析、相分析、面分析、轮分析、层分析等分析-综合程序来完成。
阮冈纳赞认为知识是“多维的”“动态的”“无限领域的”,分类语言的动态性确定了CC适应知识领域动态发展的基调。CC以“分析-综合”这种新的组织、反映知识的方式有别于传统列举式的分类法,对当代分类学的发展以及分类法的编制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