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

绿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虽没有涉及绿春的内容,但加快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要求为具有区位、资源优势的绿春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

(一)适配条件分析与结论建议

1.适配条件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度——绿春属丰富县。

发展特点: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旅游资源独特性,但旅游产业影响力不大,客源多为省内。

面临问题:如何挖掘旅游资源,对接市场,凸显特色,将“一流资源”开发成“一流产品”。

建议要点:

①深入挖掘资源,构建特色旅游项目,形成特色旅游产品;

②联合周边区域,差异化发展旅游,形成区域合力

③完善内部交通,扩大市场辐射。

(2)城镇化或交通可达程度——绿春属边远山区。

发展特点:可达性较弱,作为旅游目的地量级较弱

面临问题:如何处理与大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自身如何特色化发展、如何构建吸引力等问题。

建议要点:

①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形成区域旅游产品竞合发展;

②构建产品吸引力;

③完善与大旅游区的交通对接。

(3)产业经济发达程度——绿春属经济贫困县。

发展特点:没有强势工业产业,水电资源开发接近天花板,矿产开发受资源环保制约难以扩大,传统农牧业解决不了发展问题,民族文化产业刚刚起步。

面临问题:如何发挥旅游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支柱产业”的作用,提升旅游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建议要点:

定位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否可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还是引擎产业发展;

②依靠其农业及绿色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强化旅游兴县策略。

(4)旅游目的建设阶段——绿春属“阴影区”县。

发展特点:绿春属被传统观光旅游目的地遮蔽的县域,旅游资源虽好,发展不温不火;

面临问题:如何从主流目的地 “阴影区”成为“延伸地”、 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进而融入主流旅游目的地、振兴不温不火的旅游发展状态。

建议要点:

编制高水平旅游规划,坚定地实施好规划;

②注重营销,凸显区域旅游形象;

③跨越式规划设计旅游产品,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

2.结论建议

绿春产业经济主要在水电矿冶等传统工业、绿色生态农林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业三大块,在保护生态、保障民生中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产业经济上的弯道超车,全域旅游是不二选择。

(二)旅游区位与格局分析

1.旅游区位分析

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六大旅游区中的滇东南旅游区,该旅游区是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各国,及出海的陆上最短通道,及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春县位于该区最西南端,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153千米。

目前,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和江城至绿春高速公路项目纳入上级“十三五”规划,在加速实施中,预计未来三年左右,昆明至绿春将实现全线高速,可4小时通达,加之受益于元阳机场建设,未来绿春内外交通网络将不断改善,伴随云南全域旅游推进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绿春旅游区位优势将逐步凸显。

专栏:云南省六大旅游区域

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包括以昆明为中心的昆明市、玉溪和楚雄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包括大理丽江、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包括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

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包括红河、文山西州以及昆明、曲靖两市的部分邻近地区。

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昭通市以及昆明、曲靖两市的部分邻近地区。

2.上位规划对红河州或绿春的安排分析

(1)《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ww.xing528.com)

在《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红河州被列为优化发展5大旅游片区中的“滇东南岩溶风光跨境旅游区”,《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加快建设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中国麻栗坡—越南河江等跨境旅游合作区和红河河口、文山麻栗坡等边境旅游试验区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将滇东南打造成连接越南和面向中南半岛国家的区域性国际旅游区”和“重点建设中国麻栗坡—越南河江、中国河口—越南老街等5个跨境旅游合作区,进一步带动其他沿边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

《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虽没有涉及绿春的内容,但加快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要求为具有区位、资源优势的绿春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2)《云南省红河州旅游“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红河州旅游功能分区为“一核、四带、五片区”,在“一核”(红河哈尼梯田)中,《规划》明确:绿春县应将黄连自然保护区与腊姑梯田一体化,将县城周边梯田与哈尼圣地一体化,进行整体运营。黄连山—哈德梯田区域,应创建国家AAAA 级旅游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四带”(滇越铁路旅游带、昆河公路旅游经济带、红河谷人文生态景观旅游带、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带)中,《规划》明确: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与元阳县紧密相连,整合这四个地区的梯田旅游资源,扩大元阳梯田的范围,形成红河州特色的梯田人文生态景观带,从而把红河州的梯田文化旅游做得更大更深;在“五片区”(滇南都市商务旅游区、古城韵文化旅游区、红河哈尼梯田遗产文化旅游区、异域情边境旅游区、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中,《规划》明确:红河哈尼梯田遗产文化旅游区的主体为元阳、绿春、红河、金平四县,要按照遗产观光区、生态旅游区、乡村度假区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四位一体”的模式,形成“元阳为核心,绿春、红河县为两翼”的目的地体系,构建云南旅游的新龙头和世界级旅游产品。

另外: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明确:形成“元阳景观、红河人文、绿春生态、蝶梦金平”的四区联动格局,构建复合型哈尼梯田旅游区。

在产品层面上,《规划》明确:绿春县发挥热带雨林原生态民俗的特点,重点建设哈尼寻根和生态旅游产品;在哈尼梯田旅游服务基地构建上,《规划》明确:构建元阳新街镇(老县城)主中心和红河县甲寅和宝华乡、绿春县三勐乡腊姑村、金平标水岩村3 个副中心。

综上分析,绿春在红河州大旅游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绿春发展全域旅游两大机遇

潮流:全国旅游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发展;

格局:绿春位于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大旅游目的地“阴影区”“延伸地”。2016年,红河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535.26万人次,绿春只有20万人次、仅占0.6%,绿春有巨大的潜力、机会和条件。

(四)绿春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

依据《绿春县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成果,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绿春旅游资源单体约200处(个),具体见下表。

绿春县旅游资源分类表

续表

续表

2.自然资源风光独特

绿春生态环境总体优良,全县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巍巍黄连山、碧绿李仙江以及仙境般的二甫日出和云海等都是绝佳的自然景观,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多达82处。

3.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浓厚

绿春哈尼和其他少数民族衍生出来的民族歌舞、民族宗教、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丰富多样,如民族节庆中的十月年、昂玛突、矻扎扎、火把节、度戒、达努节、新米节、馔馍纳节等;民族歌舞中的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乐作舞、芦笙舞、神鼓舞、长鼓舞、铜鼓舞、巡田坝等;民族饮食中的戈奎蘸水鸡、白旺-生血凉拌菜、橄榄皮拌凉菜、酸笋煮连壳螺蛳、哈尼豆豉、哈尼糯米粑粑、清蒸黄鳝、炖泥鳅、野菜等。

(五)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依据《绿春县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成果,绿春县的主要旅游资源划分为哈尼文化体验旅游资源区,边境生态观光旅游资源区,李仙江生态休闲资源区,休闲娱乐度假区

绿春县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2.旅游资源分布与组合特征

(1)旅游资源点较分散,聚集度不高

绿春旅游资源除大兴镇呈现一定小集中外,旅游资源分布集聚度不高,部分地区的可进入性较差,资源的分散性导致旅游业发展难度大。

(2)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良好

虽然绿春县旅游资源整体上分布比较分散,但在相对集中的旅游资源区内表现出较好的空间组合,如黄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骑马坝乡、三猛乡。

(3)各资源区旅游主体特色突出

从旅游资源区的特色方面分析,4个资源区各有侧重,主体旅游资源突出,特色鲜明,有利于以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片开发。

3.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依据《绿春县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所规定的分类评价体系,对绿春35处旅游资源区(点)进行评价,其中四级旅游资源有8处,三级旅游资源有25处,二级旅游资源有2处。总体评价,绿春优良级旅游资源约占绝大部分,其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具体摘录如下。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又被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绿春县主要旅游资源等级评价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