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创新运营“党建+”扶贫模式,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激发新活力。
1.“党建+产业”模式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提供新渠道。林西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能人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贫困户富在产业链上。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152家,建立合作社党支部45个,设立产业党小组375个。
2.“党建+搬迁”模式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开辟新阵地。林西县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易地搬迁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五不选、六靠拢”原则。严格按照“5321”工作法,走好“一表两票三关四书”程序,在迁入区选择和搬迁人口准入上体现群众意愿,采取“1+N”的方式,组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组党员干部点对点联系全县搬迁户1275户,新建集中安置区41处,人均住房面积22.5平方米。同步依托产业园区和集中安置点,发展光伏、设施农业、养殖、旅游等产业,实现搬迁人口产业发展全覆盖,确保搬迁人口有产业支撑,有稳定收入。
3.“党建+健康”模式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提供新支撑。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林西县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全县成立6支“党员医疗志愿服务队”,建立4个健康扶贫医疗卫生专家库,全力组织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紧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大病、慢性病群体,大力实施“1351”健康扶贫工程。(www.xing528.com)
4.“党建+基金”模式为贫困群众脱贫拓宽增收主路径。林西县把基金救助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设立2.05亿元脱贫产业基金,为建档立卡系统内2万多名贫困人口每人提供1万元产业基金支持。通过基层党组织引导,贫困人口将产业基金注入实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连续3年每人每年获得1000元稳定收益。设立2.5亿元农牧业精准扶贫产业基金和3000万元合作组织扶贫带动基金,用于扶持合作社和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与林西邮储银行合作,设立1500万元党员致富带富专项基金,126名农民党员创办65个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带动56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5.“党建+电商”模式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搭建新平台。林西县积极搭建电商网络服务平台,培育产业人才,发展龙头企业,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商网络体系。依托“一村一品”建设,使农民变网民、网民变网商,打造了“党组织+电商+贫困户”的创业脱贫格局,充分挖掘小苹果、杂粮杂豆、土鸡蛋、黏豆包、小笨鸡等五类特色农畜产品,把962户贫困户培育成“五小”产业户,发展老三区、三道溪、绿岛、内蒙古野果等一批本地知名电商品牌。
6.“党建+人才”模式为贫困户群众脱贫增收激发新活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林西县建立县委常委包联乡镇、处级领导包村、机关单位与贫困村结对共建、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全县共组建100个驻村工作队,2314名党员干部下到基层、干在一线,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作战的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实施“能人强村”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有思路、敢担当、善作为,能够引领、推动脱贫攻坚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农村党员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