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工业部门的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中国工业部门的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从表3.5 的测算结果还可以看出,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之间的碳生产率指数存在着明显差异,这自然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碳生产率指数低的行业能否以较快的速度提高其碳生产率指数?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检验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的碳生产率指数的收敛性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研究为本书所要进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碳生产率收敛性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从表3.5 的测算结果还可以看出,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之间的碳生产率指数存在着明显差异,这自然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碳生产率指数低的行业能否以较快的速度提高其碳生产率指数?如果能,则意味着落后行业有可能赶超先进行业。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检验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的碳生产率指数的收敛性来回答这个问题。

收敛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献中关于收敛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δ-收敛( δ-convergence),β- 收敛( β- convergence,包括绝对β- 收敛和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δ-收敛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经济水平的离差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δ-收敛接近于现实中人们对经济增长收敛的直观理解。δ-收敛存在说明经济系统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这种差距可用基尼系数、Theil 指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等表示。β- 收敛主要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俱乐部收敛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初始条件相似的经济体内部存在着条件收敛,但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初始条件的经济体之间并未出现收敛的现象。(www.xing528.com)

收敛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始于Baumol(1986)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此后该理论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然而也有不少学者把收敛理论应用到生产率的研究中,其中包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的研究(彭国华,2005;傅晓霞、吴利学,2006;徐盈之、赵豫,2007;孙传旺、刘希颖、林静,2010);对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的研究(韩晓燕、翟印礼,2005;赵蕾、王怀明,2007)以及对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的研究(高帆、石磊,2009)。这些研究为本书所要进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碳生产率收敛性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