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德国的中国人,都会对德国人随时随地看书的场景印象深刻,地铁、书店、街头,随处可见看书的人。用数据来说话,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年出版新书9万余种,平均每万人11.5种。德国也是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拥有一家书店。德国对知识的尊重,体现在每个城市最好的位置,都留给了图书馆与学校。
具体到教育上,德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同样重视,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其中制造业培训在所有行业的培训中占比最多,约占35%。
与中国鼓励高中生读大学相反,德国的大学只需申请即可就读。就像德国史研究者李工真教授比较中德教育差别时提到,中国年轻人考大学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生产第一线,而德国年轻人则愿意做工人。因此在德国,很多高中生毕业后都会选择先到企业当学徒,接受职业培训。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职业培训多达350多种。当发现需要补充更多知识时,才会有针对性地去申请大学的专业。
德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与中国家庭不一样。中国父母大都希望子女从事白领工作,把靠体力劳力吃饭当作没本事,子女成绩实在不好时,才考虑职业学校。德国父母自身不会看不起产业工人,反而把靠劳动生存当作美德传递给子女。惟有在家庭教育中倡导劳动改变命运的理念,才能形成一个勤劳的国家。从教育源头重视职业培训的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和白领相当,高于英、法、美、日等其他发达国家。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就是按照这种先职业培训,后高等教育的模式成长起来的。施罗德在1958年刚14岁时便进入一家瓷器店当学徒,1961年在一家零售店当学徒。6年学徒生活之后,加入社会民主党,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去夜校学法律,通过国家考试成为律师,慢慢走上政治道路。
再举一个制造业的例子。
在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展上,我问戴姆勒卡客车(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CEO罗伯特,为什么德国企业员工对老板很忠诚?这位身材高大、语速很快、话锋犀利的戴姆勒“老兵”拍拍自己胸脯说:“看看我就知道了。我在戴姆勒工作了22年,从学徒做起,之后很幸运地参加了管理培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岗位,难道还不是个好例子?”
这是《德国企业为什么能留住人心》一文开头提到的例子。2015年1月,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郝倩在德国采访后写下此文。文章还提到德国博世公司的董事长菲润巴赫(Franz Fehrenbach)。菲润巴赫从1975年大学毕业进入博世公司,做了28年的培训生,升至博世公司主席,后又受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成为博世工业信托公司(RBIK)合伙人。郝倩问菲润巴赫:
“假设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应聘博世公司的职位,可他三年内换了三家公司,你是否会聘用他?”
菲润巴赫笑答:“他根本不可能从我这里获得面试的机会。”
“‘持续性’对于我们公司是十分重要的。所有做出的承诺,都要去履行,而且不能中断。”他说。(www.xing528.com)
当德国崇尚劳动与技能,以规矩、标准、制度管理人性时,踏实、勤劳、守规矩便成为国家的性格名片。这也就意味着,德国拥有了孕育工匠大师的沃土。但凡工匠,必须对手艺精雕细琢,经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从戴姆勒的罗伯特到博世的菲润巴赫,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学徒与培训生的经历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让他们有恒心一生钻研一项事业。
因此,德国之所以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就是因为菲润巴赫给出的答案:“持续性”。既有由学徒到员工培养的持续性,又有承诺、责任、研究成果的持续性。所有的持续性,人才是核心。德国及欧洲也是世界上员工流动性最低的国家和地区,相对而言亚太地区的员工流动性最高。2012年菲润巴赫来中国时,善意地给中国制造业指出了一条明路:“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采纳我们的培训制度,去培养那些拥有高技能的蓝领工人。”
书写德国越多,越会敬佩这个国家,甚至会愿意神化它。一位朋友,也是国内一家工程机械类杂志的主笔黄竞仪女士三年前参加德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BAUMA)——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展会时写下的感受,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体验德国,让我们在细节中发现德国的工匠品质:
离开慕尼黑机场,大巴行驶在巴伐利亚州乡间的高速公路上。不知不觉中,车速已经达到140km/h,但依旧能看见一辆辆大众或宝马从旁边的超车道上飞驰而过。大巴司机名叫奥托,是位典型的德国大叔。一路上,他都在努力用蹩脚的英语向我们传达这样一种逻辑:为了标榜领先世界的汽车工业,德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但之所以很少有人冠以“骄傲”之名,是因为德国拥有严格的驾照考核体系、安全系数极高的公路系统以及品质优异的汽车,所以德国人理应享有更宽容的制度。
抵达慕尼黑次日,BAUMA展拉开大幕。展场位于新慕尼黑国际会展中心,为了避免周边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我们将出发时间提前了将近一个小时。但出乎意料的是,越是接近展场,交通压力反而越小。一个德国人说得坦然,响应公共交通出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是最高效的。类似上海BAUMA展时交通瘫痪的景象,在这个场地面积更大、参展人数超过530000人的国际展会上并没有出现。
出人意料,慕尼黑BAUMA展首日有些冷清,不仅参展人数较少,各参展商也没有举办诸如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之类的重要活动,这与国内各类展会首日的门庭若市形成强烈反差。问及原因,某企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迎合广大参观者的作息习惯。欧洲人对于休假非常重视,一个悠闲的周末刚刚结束后,通常不会立即投入到高强度的学习与工作之中。BAUMA展首日的悠闲氛围,恰恰成为假期与工作日之间的最佳缓冲。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历届BAUMA展参展人数均呈现逐日递增趋势:周一游客数往往是最低的;周三专业游客最多,参展商的发布活动也集中在这一天;周六游客总数会达到一个峰值,除专业游客外,普通市民也会在双休日走进展场。
德国人对于工程机械的天然兴趣似乎流淌在血液中,就像中国人周末喜欢聚餐、逛街一样,德国人更喜欢走进建材市场,采购一些简单的工具和原材料,然后享受手工DIY带来的乐趣。因此,三年一届的慕尼黑BAUMA展,也成为全体德国人的嘉年华。除慕尼黑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外,从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城市坐火车前来参观的游客同样不计其数。而大部分展商也为这些非专业游客提供了亲手操作的机会,尤其是小型设备的展位,时常会被兴致勃勃的市民包围。此外,几乎每一家参展商的模型及纪念品商店内都设有儿童商品专区。我们也不止一次看到由老师或家长带队的小学生出现在偌大的展场内。步行在展馆之间的休息区域,我们可以看到载客的小火车、树荫掩映的草坪、草坪上的穹形木躺椅、看书或聊天的市民……此时,钢铁工业气息浓郁的工程机械展,更像是全民热衷的假日游园会。
慕尼黑BAUMA展面向成熟市场,更加注重设备的细分功能,其精细程度甚至可以延伸至每一件辅具的使用。产品线齐全和大型化已不是德国制造商的落脚点,唯有立足于用户需求的施工解决方案,才是他们的终极指向。
严肃、审慎以及对品质的苛求,这些曾经令德国人引以为豪的特质,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甚至一度成为笑谈。而在慕尼黑BAUMA展上,德国人对于细节的专注,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看到的是企业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更是一个国度、一个社会对于人文关怀的执着。最后一天,我们踏上归程。我们看见公路,看见牧场、湖泊,看见德国人的平静与自信。要知道,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拥有量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书虫。对知识、技术以及制造业的崇拜,恰恰根植于这种自信。它来源于对自我需求的明确意识,而非物质长期匮乏后的集体恶补。
2016年4月,三年一届的德国BAUMA展又将如期举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游客将再次走近德国,但愿今日之国人,能告别当年俾斯麦眼中停留在只知买卖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