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式匹凸匹:企业同质化的代表

中国式匹凸匹:企业同质化的代表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似企业并不止匹凸匹一家,当“中国式匹凸匹”们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将赚钱作为使命,企业面孔便同质化起来,一窝蜂涌向热钱领域,快速变脸、频繁换跑道,它们没有心思升级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创新,企业存在的价值与责任早已被忽略。

中国式匹凸匹:企业同质化的代表

匹凸匹是什么?

关注股市的人,对这个拗口的名词或许有所知晓,这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新名字,而且是其上市后的第四个名字。这家上市公司的业务是什么呢?按照其更名公告显示,这是一家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的上市公司,拟变更业务经营范围,将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金融许可业务除外)、金融软件研发和维护、金融中介等业务,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新的主营业务,拟更名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类似企业并不止匹凸匹一家,当“中国式匹凸匹”们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将赚钱作为使命,企业面孔便同质化起来,一窝蜂涌向热钱领域,快速变脸、频繁换跑道,它们没有心思升级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创新,企业存在的价值与责任早已被忽略。

利润对于企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2012年,世界最大的汽车技术供应商、创立于1886年的德国博世公司的董事长菲润巴赫来到中国,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时说:“我们是要赚钱,但不是为了变得富有之类的目的。我们赚钱是为了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研发,可以投入到生产中去。钱我们是要赚的,但我们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菲润巴赫提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20世纪初,博世的创始人罗伯特·博世曾经短暂地将公司上市,将股份分给了一些高管。但是很快发现这影响了高管的工作态度,他们开始变懒,开始享受生活,不再努力为公司工作。博世先生感到失望,于是终止上市,回购股票后博世变回非上市公司。

不上市的博世公司,多元化业务从来不涉足房地产和金融业,虽然这是一家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厂房的跨国公司,卖地获利对他们来讲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董事长菲润巴赫是个金融批判者,认为金融追逐暴利,偏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他的做法就是让企业远离金融业,甚至不与银行做生意。(www.xing528.com)

在国内,和菲润巴赫一样拒绝与银行做生意的也有一位知名人物,她就是1947年生于贵州一个偏僻山村的“老干妈”陶华碧。1996年,在街边摆小吃摊的陶华碧,用自己的积蓄创立了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老干妈”),到2015年时,产值达到68亿元人民币,是1998年5014万元产值的130多倍。面对这样一棵摇钱树,投资机构踏破老干妈的门槛,但陶华碧从不松口,死守“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专心致志做产品。

执行“三不”经营原则的老干妈,曾被所在地的贵阳市政府推动走上市、多元化路线,陶华碧的回答向来只有一句:“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

只干自己会的,是老干妈的经营哲学,值得中国企业家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