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沟通则指不是以组织系统而是以私人的途径进行沟通。它的沟通对象、时间及内容等各方面都是未经计划和难以辨别的。这类沟通代表个人,比较灵活自由。
非正式沟通的途径具有较大弹性,可以是横向流向,或是斜角流向,一般速度也比较快。在许多情况下,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反而容易获得接受者的重视。但是非正式沟通得来的信息由于不留证据,不负责任,遭受歪曲或发生错误的可能性相当大,且无从查证。
根据实验研究,非正式沟通形态主要有以下四种:
(1)集群连锁。即在沟通过程中,可能有几个中心人物,由中心人物转告若干人,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弹性,见图10-4(a)。
图10-4 非正式沟通的形态
(a)集群连锁;(b)密语连锁;(c)随机连锁;(d)单线连锁(www.xing528.com)
(2)密语连锁。由一人告知所有其他人,犹如独家新闻,见图10-4(b)。
(3)随机连锁。即碰到什么人就转告什么人,并无一定的中心人物或选择性,见图10-4(c)。
(4)单线连锁。就是由一人转告另一人,后者再转告一个人,这种情况最为少见,见图10-4(d)。
非正式沟通是正式沟通的有机补充。在许多组织中,决策时利用的情报大部分是由非正式信息系统传递的。同正式沟通相比,非正式沟通往往能更灵活迅速的适应事态的变化,省略许多繁琐的程序;并且常常能提供大量的通过正式沟通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真实的反映员工的思想、态度和动机。因此,这种动机往往能够对管理决策起重要作用。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非正式沟通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团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其缺点表现在,非正式沟通难以控制,传递的信息不确切,易于失真、曲解,而且它可能导致小集团、小圈子,影响人心稳定和团体的凝聚力。
此外,非正式沟通还有一种可以事先预知的模型。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正式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能够事先被人知道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消息越新鲜,人们谈论的就越多;第二,对人们工作有影响者,最容易招致人们谈论;第三,最为人们所熟悉者,最多为人们谈论;第四,在工作中有关系的人,往往容易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第五,在工作上接触多的人,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对于非正式沟通这些规律,管理者应该予以充分注意,以杜绝起消极作用的“小道消息”,利用非正式沟通为组织目标服务。
现代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称为“高度的非正式沟通”。它指的是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方式排除各种干扰,来保持他们之间经常不断的信息交流,从而在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中形成一个巨大的、不拘形式的、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实践证明,高度的非正式沟通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避免正式场合的拘束感和谨慎感,使许多长年累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轻松的气氛下得到解决,减少了团体内人际关系的摩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