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信息,属于非社会性信息;另一类是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属于社会性信息。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是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1)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此前,心理学家大多局限于对物体知觉的研究过程,忽视了知觉主体本身的欲望、价值、情感等因素对知觉的影响。1947年,心理学家布鲁纳最先提出“社会知觉”的概念,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因此,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及对自己的知觉。它不仅是对人的外部特征(如外貌、姿势、行为举止等)的知觉,而且要知觉判断人的内部动机、兴趣、性格和心理状态等,从而形成对人的整体认识、印象和评价。
2)社会知觉的分类
(1)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是指对他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观点、信念、性格等内部心理状态的知觉。这种知觉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仪表、表情、姿态、言谈、行为举止等外部特征,来认识这个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观点、信念、性格等心理特点与内在品质,即“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这种知觉受以下条件制约:
①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表情、姿态、言谈、行为举止等。例如,西装革履的人往往给人留下一种正派、大方、素雅、严谨、拘谨、循规蹈矩的印象;而牛仔装或运动装(休闲便装)则给人活泼、热情、随便、不拘小节、不拘礼节、马虎又充满活力等印象。人的外貌特征也是如此。在初次交往中,一个人面貌端正、言谈高雅、举止端庄往往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反之,五官不正、言谈粗俗、举止轻浮的人则往往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
②知觉者的知觉组织结构。指一个人在知觉他人时所特有的观点、态度,即站在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来观察、衡量对方。知觉者的知觉组织结构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相同。例如,在观察、了解同一个人时,有的人侧重于道德品质,有的人着眼于其智力特征,结果每个人所得的印象各不相同。
(2)人际知觉(www.xing528.com)
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它是社会知觉最核心的部分。在人际知觉中,比较明显地受到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互相接触、互相观察,而且彼此之间形成一定的态度,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如敬仰、爱慕、信赖、同情或鄙视、憎恶、猜疑、反感等。产生这些情感是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如彼此接近的程度,彼此交往的深度,彼此在志向、兴趣、性格、修养乃至年龄等方面的相似性等。
(3)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社会与组织中地位的知觉。角色是在涉及他人的社会活动中社会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个人对自己的角色知觉,对其行为有重大影响。例如,在家里是扮演儿女角色,到学校扮演学生角色,课外活动(演出)则扮演歌唱家的角色,到市场上采购则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4)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即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形成的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力、性格、道德水平等的认知。自我知觉对于个体行为的基本形态以及生活态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比较不容易发生行为失当(失轨)的现象,但是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例如,在顺利的情况下,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水平(得意忘形);而在受挫的情况下,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产生怀疑。
在自我观察的自我知觉中,一个人观察别人与观察自己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于:第一,人们观察自己时所掌握的信息要比观察别人时更多。例如,一个人虽然工作成绩并不显著,但却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这在自己看来是心中有数的,如果别人观察他的行为就不一定能够了解。第二,观察自己与观察别人有熟悉和陌生的区别,对自己行为的知觉比对别人更熟悉,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过去的经历要比对别人知道得更多一些。第三,在知觉别人时自己是观察者,别人是被观察者,而在自我知觉时,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
尽管自我知觉与对别人的知觉有上述区别,但这并不是说自我知觉一定比对别人的知觉更正确。有人在企业中曾做过一个实验:设计了4种情境,让工人解释在每种情境下积极工作或者能坚持工作的动机。第一种情境:给予很高的报酬,但工作比较单调乏味;第二种情境:报酬并不很高,但工作很有趣;第三种情境:报酬不高,工作也很乏味;第四种情境:报酬很高,工作也很有趣。实验结果:在第一、第二种情境中,绝大多数工人均能解释自己积极工作的原因。指出在第一种情境中之所以积极工作是因为有很高的报酬;在第二种情境中是因为工作很引人入胜。但是在第三、第四种情况下,对自己能坚持或积极工作的原因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虽然以上这个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对人的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但这也表明,自我知觉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正确的,故真正做到“有自知之明”并非易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