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觉与知觉:认知科学中的不同之处

感觉与知觉:认知科学中的不同之处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一种强度不变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时,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引起的感觉逐渐减弱或消失,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图4.1同时对比图4.2继时对比影响感受性变化的还有联觉。图4.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理解性的特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

感觉与知觉:认知科学中的不同之处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受器活动而产生的最原始的主观映象;另一方面,感觉是主体对客体个别属性的觉察,且常受主体高层次心理活动的制约,如注意、知觉、情绪、心境等均对人们的感觉发生重要影响。

2)感觉的特性

(1)感觉的适应

感觉具有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例如,刚进浴池感到水热,泡一段时间就不再感觉那样热了,这是皮肤感觉的适应。据研究,除痛觉之外各种感觉都有适应问题。刚入暗室,什么也看不见,等一会就看清了,这是暗适应;自暗室突然走出来,光亮刺眼,什么也看不见,等一会又看清了,这是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是嗅觉适应。

当一种强度不变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时,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引起的感觉逐渐减弱或消失,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但不同感受器有很大的差别,嗅觉感受器最容易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某一感受器由于不同的刺激背景而引起感受性程度变化的现象。如同样的白色在黑色背景上比在灰色背景上显得更白(图4.1)。这样的感觉对比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轻松的音乐可缓解焦虑情绪,有些优雅乐曲可以减轻某些疼痛。

左手泡在热水里,右手泡在凉水里,然后同时放进温水里,结果左手感觉凉,右手感觉热,这是同时对比。

吃过螃蟹再吃虾,就感觉不到虾的鲜味,这是继时对比。即不同的刺激先后作用于某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凝视上排两个圆数秒,然后立刻转看下排两个圆,虽然它们为同一颜色(黄色),但一开始看起来好像是不同颜色的两个圆,如图4.2所示。

图4.1 同时对比

图4.2 继时对比

影响感受性变化的还有联觉。比如,同是一个黄瓤西瓜挤出的汁,一杯加入食用红色素,一杯不加,不知者品尝起来,大都感到红色西瓜汁更甜,这叫视-味联觉。又如,红、橙、黄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接近感、沉重感;而绿、蓝、紫色,则往往引起凉爽感、深远感和轻快感。正因如此,同样大小的房间,墙壁、地板家具等颜色不同,会产生大小、冷暖乃至兴奋、压抑等不同感觉。

(3)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人一出生就具备各种感觉器官和初步感觉能力,从而为各种感觉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实践活动不同,某些感觉能力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有经验的管钳工人,只要用手一握螺纹钢管,就可判断粗细的细微差别。一般人对黑布只能分出深黑、浅黑等几个等级,而有经验的染布工人则可以把黑布按深浅程度区分为43等。残疾人感受性补偿是惊人的,盲人的触觉和听觉格外灵敏。所以说,人的感受性通过实践训练是可以发展的。

3)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但是知觉又与感觉不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因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也是对感觉信息作出的进一步处理。

4)知觉的特征

(1)知觉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人在感知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后把它们标示出来。比如,在听一段音乐的时候,非专业的听众会听出“好听”或者“不好听”,更进一步的能听出这段音乐里表达出了怎样一种感情,而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则能听出其中每个乐章代表的不同含义,这段音乐使用了多少种乐器进行演奏,甚至听几遍就能学会并演奏这段旋律。这是听觉上的例子,在视觉和其他感觉中也是如此。

在视觉上,我们看到图4.3中不规则的墨块,一下子看不出这是什么,但是在以往的经验上,我们曾经见过“狗”这种动物,便会反映出这是狗。因为知觉的理解受到已知经验的很大影响,容易形成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指个体由于已有知识经验、动机或暗示等形成的某种知觉期望,有准备地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知觉的过程。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有时(常为实验状态下)定势的产生依赖于先前刺激呈现的时间长短,如果过长被试会产生疲劳效应,定势作用消失。

(www.xing528.com)

图4.3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的特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因此,当人无法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和解释,那么知觉理解性就会降低。

②知觉理解性受语言指导的重要影响。同样是听音乐的内容的例子,如果一个专业音乐人向听众说明,在这一段音乐中,哪一个乐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那么非专业的听众再自己听一遍,也会感觉到这样一种情绪存在。

(2)知觉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然而,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换。这一特点在图像上表现为通过不同的直觉选择,不同的图形可以成为知觉对象,也可以成为背景。

如图4.4所示是一副奇妙的图画,以玫瑰花为对象时,画框是背景,以玫瑰花为背景时,可以看到画中的一对恋人。然而,由于细节的巧妙运用,玫瑰花、恋人和画框三者之间又分不清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图4.4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的特点如下:

①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第一,刺激物强度大、对比明显、颜色鲜艳是容易成为知觉对象;活动性的刺激物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第二,刺激物在空间上接近、连续或形状相似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第三,刺激物符合“良好图形”原则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比如对称、连续或结构简单的图形。第四,刺激物轮廓封闭或趋于闭合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②知觉选择性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看图4.4时,如果是喜欢玫瑰花的人,则趋于将玫瑰花作为对象;如果是正处于热恋中的人,则趋于将图中的恋人作为对象。

(3)知觉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完整性)。知觉并非感觉信息的机械相加,而是源于感觉又高于感觉的一种认识活动。当人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根据经验而知道它的其他属性或特征,从而整体地知觉它。如果感觉的对象是不熟悉的,知觉会更多地依赖于感觉,并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而把它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在图4.5中,粗看之下只是4条线段和4个缺角的圆,但是中间却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正方形,这也是一种“主管轮廓”的知觉。

图4.5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的特点如下:

①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刺激物本身的特征及各部分之间的成分密切相关,还受到人的主观状态,特别是人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如果没有“正方形”这个概念,那么也不会形成图中的白色正方体

②刺激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对整体知觉的作用不同。

(4)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像的过程。它是人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也是人认识世界的需要。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在视觉范围内,知觉恒常性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等。在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明暗度的情境之下,观察某一熟知物体时,虽然该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方向等)因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对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其原样不变。

综上所述,知觉的4种特性有一些共同点:它们的形成都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和以往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这些知觉的特性既是人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