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值观与态度的形成条件
一个人的价值观与态度都是在其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它们的发展以及最后的形成。在这众多因素中,个人的欲望满足程度、知识的获得与积累、个人在团体中的关系、个性特征等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1)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对价值观与态度形成的影响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凡能满足个人欲望,有助于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使人们产生喜欢和友善的态度;相反,对那些妨碍自己目标实现,使个人产生挫折感的对象,必然让人们产生出一种厌恶的态度。良好态度的产生总是与欲望的满足相联结,热情而周到的服务通常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对整个组织也会产生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们管理有方,员工训练有素;而工作中的挫折感和不公正感,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工作甚至组织的看法,从而产生离职或调动的念头。特别是态度中的情感与行为成分,与欲望满足的关系更密切。
(2)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对价值观与态度形成的影响
我们对某一事物所了解的知识的多少,决定我们对这一事物的态度。比如,对社会上产生的股票热和购买各种证券的热潮,就存在一个态度与观念的转变过程。在人们不了解其性质的时候,要么是采取观望态度,要么是盲目购买。只有人们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质,主要是更多的知识积累和宣传教育,人们才会对其进行正确评价和认识,并具备客观的态度,以及形成对这一事物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赞同、支持还是反对它。然而,从外界接收新知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背景,在态度形成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3)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对价值观与态度形成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教育可以说是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周围的任何事情或任何人都可能促进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每一个个体都是具体的社会成员,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志同道合的小圈子,这些代表文化、专业范围和广泛社会联系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基本信念是产生价值观和态度的源泉。此外,组织的管理方式、政府的政策、社会上的广告宣传以及社会舆论等,这些因素都是价值观和态度产生的社会性条件。
(4)个性特征对价值观与态度形成的影响
人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同样的事物,每个人对它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的个性特征不同:一些过分偏执和偏激的人,容易表现出对任何事或人都不太友善;而极少偏见,对其他人较友善的人,与他们的个人宽容性有密切关系。
2)价值观与态度形成过程的理论
价值观与态度的形成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致的。个体对社会环境努力作出反应,学习有效的社会行为方式,这一过程就是社会化。在我们的一生中,从家庭、学校到工作组织,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发生转变;从生理成熟、社会阶层、职业到组织,主要的活动性质和方式也在变化。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在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更多地形成价值观与态度的基础,而工作环境中则更多地表现为行为的成分。
心理学家在对态度的大量研究中,创立了许多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在此仅介绍认知一致论中的认知失调理论和平衡理论、参与改变理论。
(1)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有许多(如思维、信念的基本单位等),而这些认知因素有的相互独立、各不相干,有的则互相关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我喜欢读书”这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但它们均与“今天下雨了”不存在什么关系。费斯廷格指出,在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协调与不协调。当个体发现自己所具有的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亦即失调时,会产生不愉快感,心理紧张、有压力,于是就激发出改变不协调状态的动机。排除或减轻认知失调的方法有以下3种:
①在认知不协调构成的两个因素中,选择改变其中一个,使失调趋于协调。例如,认知因素——“我爱好读书”与另一认知因素——“读书无用”是不协调的。此时,这个人可以改变认知因素——“读书无用”为“读书有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可能改变认知因素“我爱好读书”为“我不再喜欢读书”,这样便可使失调转化为协调。
②增加新的认知,以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系统。仍以前面的读书为例,可以加上“世界上许多的科学家等有成就的人士都是由于勤奋读书而成才的”或“社会上有许多人不读书也当上万元户”这一认知因素。这些新的认知因素都能使原来不协调的强度得以降低或提高。
③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假若不爱看书的学习者强调其价值体系中的经济因素,认为发财致富是人的最高价值体现时,便会坚持“读书无用”的态度。反之,他若坚信读书学习是人类个性得以发展、完善的必然途径的话,他就会使自己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更加坚定。
认知失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失调是否立即引起态度的改变而趋向协调,还得看失调的程度如何而定。而失调的程度却又由以下两个方面所决定:一是看认知因素对个人的重要性(主要是价值观)如何。若与本人关系不大,即使认知处于不协调的关系中,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失调;二是认知失调的程度,随着其失调关系中的认知因素的数量增加而增长。
总之,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告诉我们,若要改变某些人的态度,首先要改变和增强其认识中的不协调因素,造成其不协调形态,形成压迫感,促使个体产生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动机,以迅速解决个体认知上的矛盾,达到心情上的舒畅,从而使改变后的态度与自己的行为保持一致。
(2)平衡理论
认知一致论中的另一理论是平衡理论,它是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解释态度改变和指导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海德认为个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是处在三角关系之中的,这个三角关系包括3个元素:自己、他人、其他事物或人,3个元素彼此也许是肯定关系,也许是否定关系。当三者处于肯定关系时,呈现平衡状态;若三者处于否定关系时,则呈现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形成的是稳定的态度,而不平衡状态所形成的态度是不稳定的。因为不稳定,便导致三角关系中的某种变化,使其趋向平衡状态。失去平衡,便引起心理的紧张与压力,于是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由不平衡转化为平衡。其主要思想与认知失调理论相似。
海德根据3个元素构成的三角关系推导出8种模式(图3.3)。图中P表示对O(一般指另一个人)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人,P对X(一般指某一事物)有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倾向性,并且P能觉察O对X的倾向性,三者的平衡关系如图3.3中所示的(1)—(4)。其中“+”表示为赞成或肯定的倾向性,“-”表示为不赞成或否定的倾向性。
图3.3 海德平衡理论图
从P—O—X模式中,可得出两条规律:一是平衡状态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二是不平衡状态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平衡理论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很多解决认知不一致的途径。平衡理论侧重于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而认知失调理论则强调个体通过对自身态度的调节达到认知平衡。
(3)参与改变理论
参与改变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体在群体中所从事的活动性质对其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把人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主动型的人是主动参与群体活动,如政策、规范的制定,权力的执行等,因此,他们对群体中的制度、规范等就自觉遵守;而被动型的人参与群体活动是被动的,他们对权威、制度、政策等规范要求也能遵守。勒温通过实验证明,主动型的人由于采取的是主动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决策,因此态度改变很显著,速度也很快,执行也自觉;相反,被动型的人由于在群体活动中其行为是被动接受他人的告知,因此态度改变就很缓慢。
这一理论对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的民主管理,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根据。在民主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做好其思想工作;一方面还要调动劳动者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的积极性。群体参与制定的规章制度、任务指标等,要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以自觉的态度遵守与完成。这样通过多种途径,促使人的态度得以改变。
3)价值观与态度改变的途径
(1)价值观与态度改变的形式
态度的改变包括方向与强度两个方面。强度的改变也可称为一致性的改变,它是在态度表现的强度上,使原有的积极态度,变成更强烈的肯定;或使原有的消极态度,变成更强烈的反对。方向的改变又称为不一致性的改变,它是以一种新的态度来取代旧的态度,或是将本来反对的变为赞成,将本来喜欢的变为不喜欢。
价值观的改变则比态度的改变更难一些,通常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或者是与一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从个人来讲,生活环境的变化、家庭的变更、接受新的训练和增加工作等因素,都将影响对事物的是与非、对与错、公正及不公正的评判标准。从整个群体乃至社会来看,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则影响群体的共同价值。
(2)影响价值观与态度转变的因素
态度的转变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涉及信息的传送者、信息和接受者三者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企图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操纵、控制别人,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常会使原信息发生改变;同时,我们又在抗拒外来的许多转变我们自己观点的努力,以求得自己价值观和态度的稳定。
①信息的传达者。如果新的信息是由地位显赫、声望很高的人物提供的,我们就更容易考虑他的意见,并作出改变自己态度的举动。这就是为什么电视中的广告往往找一些有名望的人来做的原因。如果信息提供者在表达观点时,不使人感到他是为自己的利益这样做,他的这种努力并不是去获得某种私利,这种隐蔽的动机在改变人的态度上会产生较强烈的效果。因此,一个廉洁公正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群众对他的爱戴,他对廉政的宣传也更容易使人们接受。
②信息的特点。如果接受者是在无意识中听到的信息,并且在不同的场合下不断被重复,人们对这种信息更愿意去了解和理解。再有,先提供的信息和最后传达的信息,由于“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存在,也会在效果上优于中间呈现的内容。
③信息的接受者。如果我们先改变信息接受者的环境和行为,其态度就容易改变。此外,信息接受者的个性特点也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一个独立性强,对自己控制较好的人,往往有个人的观点,这种人的态度是较难转变的;而对自身评估较低的人,他们的自尊程度也较低,容易与别人和团体保持观点上的一致,受从众的影响大,因此容易转变自己的态度。
(3)价值观与态度改变的方法及措施
①以事实和说服的方式促使态度改变。劝导与说服是常用的改变态度的方法,也包括议论、辩论等形式,通常是将两种不同的观点摆出来,让人们各自阐述赞成与不赞成的依据与态度。辩论探讨的结果是为达到一致性,改变一方的态度,或双方的态度都有所改变,形成新的态度上的一致。
②通过群体的情感与压力促使态度改变。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中,因此,群体会影响个人态度的改变。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决定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是:第一,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越看重这种身份标志者,越不能接受批评或反对该群体规范的言论。第二,在群体中的地位。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容易接受该群体的全部规范。第三,对群体规范的看法。当一个人认为群体的种种规范都是合理合法的,他就更容易接受这些规范。
③通过行为手段改变态度。态度转变是以行为的改变作为证据的,通常态度转变的目的也是转变人的行为。在管理训练中经常使用的角色扮演技术,就是使一个人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对自己的态度进行转变。即让人们处在不同的地位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在这一角色上的心情和困难,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认识。
[实训模拟]
模块3.1:案例分析与思考
我适合做什么
两年前,王浩是南京××学院大三的学生,因为快毕业了,所以一直在忙着找工作。王浩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专业课学得不错,自身也对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很感兴趣,因为听同学说现在社会上做营销工作工资很高,所以一直想找营销方面的工作。前段时间到好几家公司参加面试全都落聘了,后来去一家保险公司面试又被淘汰。看到同学们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王浩感到非常沮丧,觉得自己真没用,连最基本的面试都通不过。
班主任知道王浩的情况后,建议他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去看看。在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教师让王浩做一份职业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辅导教师发现王浩的职业类型是RIC,即现实、研究、传统型。也就是说,王浩不适合从事营销方面的工作,而比较适合从事操作技术类的工作。因此,辅导教师建议他从自己的专业入手,先找一份与专业较接近的技术类工作。初期就业,工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先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做的工作。王浩听从了辅导教师的建议,几天后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网络维护的工作。两年后,王浩已经做到了该公司网络主管的位置,工资提高了,干起工作来也非常开心。
思考: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模块3.2:管理游戏
补句练习
一、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越完整越好
1.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课堂,我想( )。
2.这学期我最关心的是( )。
3.在剩下的大学时光里,我将( )。
4.我现在面对的最大挑战是( )。
5.人活着就是应该( )。
6.最令我感到高兴的事情是( )。
7.记忆中最尴尬的经历是( )。
8.我被提问过的最有用的问题是( )。
9.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质是( )。
10.在( )的时候,我学得最多。
二、指导
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的答案,注意同学们的答案有何相似以及不同之处(即个性差异)。
模块3.3:相关测验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题
本测验是由美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霍兰德的人才测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广大学生和工作者的实际而编制。根据霍兰德的研究成果和后人的分析论证,按照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一般可以将人分为6类:现实型(R)、研究型(Ⅰ)、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传统型(C),这6种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每种类型的人对相应职业类型感兴趣,个性特征和职业需求应合理搭配。同时,人们在择业时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兴趣(你想做什么——兴趣倾向)、能力(你能做什么——个人经历)和个性(你适合做什么——个性倾向)。以此为依据,本套试题由3部分组成:兴趣倾向问卷、个人经历问卷和个性倾向问卷,分别对测评者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测评。通过对测评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测评者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以及能力特长,使我们对与自身性格匹配的职业类别、岗位特质有更为明晰的认识,从而在我们就业、升学、进修或职业转向时,作出最佳的选择。
该测评适用于高中毕业生、在读大中专生、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已参加工作但渴望转行,需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的人士。
请根据对每一题目的第一印象作答,不必仔细推敲,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具体填写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每一题回答“是”或“否”。(www.xing528.com)
1.我喜欢把一件事情做完后再做另一件事。
2.在工作中,我喜欢独自筹划,不愿受别人干涉。
3.在集体讨论中,我往往保持沉默。
5.每次写信我都一挥而就,不再重复。
6.我经常不停地思考某一问题,直到想出正确的答案。
7.对别人借我的和我借别人的东西,我都能记得很清楚。
8.我喜欢抽象思维的工作,不喜欢动手的工作。
9.我喜欢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
10.我喜欢不时地夸耀一下自己取得的成就。
11.我曾经渴望有机会参加探险。
12.当我一个独处时,会感到更愉快。
13.我喜欢在做事情前,对此事情作出细致的安排。
15.我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
16.我愿意从事虽然工资少但是比较稳定的职业。
17.音乐能使我陶醉。
18.我办事很少思前想后。
19.我经常请示上级。
20.我喜欢需要运用智力的游戏。
21.我很难做那种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22.我喜欢亲自动手制作一些东西,从中得到乐趣。
23.我的动手能力很差。
24.和不熟悉的人交谈对我来说毫不困难。
25.和别人谈判时,我总是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26.我很容易结识同性别的朋友。
27.对于社会问题,我通常持中庸的态度。
28.当我开始做一件事情后,即使碰到再多的困难,我也要执着地干下去。
29.我是一个沉静而不易动感情的人。
30.当我工作时,我喜欢避免干扰。
31.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32.与言情小说相比,我更喜欢推理小说。
33.有些人太霸道,有时明明知道他们是对的,也要和他们对着干。
34.我爱幻想。
35.我总是主动地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
36.我喜欢使用榔头一类的工具。
37.我乐于解除别人的痛苦。
38.我更喜欢自己下了赌注的比赛或游戏。
39.我喜欢按部就班地完成要做的工作。
40.我希望能经常换不同的工作来做。
41.我总留有充裕的时间去赴约会。
42.我喜欢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
43.如果掌握一门手艺并能以此为生,我会感到非常满意。
44.我曾渴望当一名汽车司机。
45.听别人谈“家中被盗”一类的事,很难引起我的同情。
46.如果待遇相同,我宁愿当商品推销员,而不愿当图书管理员。
47.我讨厌跟各类机械打交道。
48.我小时候经常将玩具拆开,把里面看个究竟。
49.当接受新任务后,我喜欢以自己的独特方法去完成它。
50.我有文艺方面的天赋。
51.我喜欢把一切安排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
52.我喜欢做一名教师。
53.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想不出恰当的话来说。
54.看情感影片时,我常禁不住眼圈红润。
55.我讨厌学数学。
56.在实验室里独自做实验会令我寂寞难耐。
57.对于急躁、爱发脾气的人,我仍能以礼相待。
58.遇到难解答的问题时,我常常放弃。
59.大家公认我是一名勤劳踏实的、愿为大家服务的人。
60.我喜欢在人事部门工作。
职业个性的类型
计算方法:答对以下题号得1分,不对得0分;得分多者属于该类型。
现实型:“是”(2,13,22,36,43),“否”(14,23,44,47,48)。
研究型:“是”(6,8,20,30,31,42),“否”(21,55,56,58)。
艺术型:“是”(4,9,10,17,33,34,49,50,54),“否”(32)。
社会型:“是”(26,37,52,59),“否”(1,12,15,27,45,53)。
企业型:“是”(11,24,28,35,38,46,60),“否”(3,16,25)。
传统型:“是”(7,19,29,39,41,51,57),“否”(5,18,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