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探析能力结构

深入探析能力结构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智力结构的二因素理论2)群因素理论美国心理测验权威瑟斯顿认为,智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无关的许多原始因素或原始能力构成的。图2.2智力的群因素理论3)三维结构模式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在20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3个维度去考虑。图2.3智力的三维结构图4)层次结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图2.4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深入探析能力结构

能力的结构问题是现代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能力结构的因素对于深入理解能力的本质,合理设计、进行能力测量,科学地拟订能力培养的原则,都有重要的意义。

1)二因素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智力结构的二因素理论(图2.1)。他认为智力包括两个因素,即一般因素(又称G因素)和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G因素是每种心智活动所共同具有的,S因素则是因心智活动不同而各异,它指专门领域的知识。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以上两种因素决定的。例如,完成一个数学推理作业需要G+S1,完成一个言语作业需要G+S2,完成第三个作业则需要G+S3,这几个测验的结果出现正相关,是由于每个作业中都包含有一般因素G,但三者又不完全相关,是由于每个作业中都包含不同的、无联系的S因素。由此,斯皮尔曼得出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与关键,是一切能力活动的主体。

图2.1 智力结构的二因素理论

2)群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测验权威瑟斯顿(L.Thurstone)认为,智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无关的许多原始因素或原始能力构成的。他从56种不同的测验中概括出7种主要因素,分别是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词的流畅性、记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知觉速度。瑟斯顿为此设计了基本智力测验来测量这7种因素,结果发现这些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这说明它们并非彼此独立,这实际上又支持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智力的群因素理论如图2.2所示。

图2.2 智力的群因素理论(www.xing528.com)

3)三维结构模式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在20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3个维度去考虑(图2.3)。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内容)、产生知识(即产物)的过程。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智力加工的内容包括图形(具体事物的形象)、符号(由字母、数字和其他记号组成的事物)、语义(词、句的意义及概念)、行为(社会能力)4个因素;智力加工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这样,智力便由4×6×5=120种基本能力构成。

1971年,他把内容维度中的图形改为视觉和听觉,使其增为5项,智力组成因素变为150种。1988年,他又将操作维度中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使其由5项变为6项,智力结构的组成因素便增加到5×6×6=180种。吉尔福德认为,每种因素都是独特的能力。例如,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就是语义、记忆、单元的能力;又如,说出鱼、马、菊花太阳、猴等事物哪些属于一类,回答这类问题进行的操作是认知,内容是语义,产物是类别。

图2.3 智力的三维结构图

4)层次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阜南(Vernon)提出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图2.4)。阜南把斯皮尔曼的一般能力因素作为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之下包含了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能力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能力因素;第三层是小因素群;第四层是特殊因素。由此可见,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只不过是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的深化。

图2.4 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