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理论:特质与共性

个性理论:特质与共性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对个性实质的不同理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理论。他认为特质是个性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个性结构看法,他认为个性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特质理论,他把人的特质分为两类:①共同特质。现代特质理论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个性的理论建模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现代个性理论。

个性理论:特质与共性

由于对个性实质的不同理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理论。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

1)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3部分构成。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个性的原始倾向,是主体一切欲望和冲动的源泉,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自我是指个性中的意识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适当满足,即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是指个性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表现为良心和自我理想,处于个性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指导、监察、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超我中有一部分处于无意识之中,另一部分则处于意识领域。如果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个性的正常发展;否则,将会导致个性障碍或神经疾患。

2)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个性的有效组成元素。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是鉴于对弗洛伊德主义过于强调人的潜意识的怀疑和不满,以及心理学中的实验化倾向而提出的特质理论。是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个性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个性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个性结构看法,他认为个性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特质理论,他把人的特质分为两类:

①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从共同特质看,个体间的差异只不过是个人所具备这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已。

②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个性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他指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特质才是真实的特质。因为,第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地区、社会的;第二,特质是以个人经验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他进而把个人特质按其对个性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区分为3个重叠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一个。它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影响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不过这种首要特质未必每个人都具有。有些人因具有单个首要特质而成为著名人物。如多愁善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可以说是曹操的首要特质等。

中心特质:是个性的构件。每个人都有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中心特质构成其独特的个性。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但本身对个性有一般意义的倾向。例如,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所考虑到代表某个学生个性的那些特质(如准时、整洁、勤奋、诚恳等)即属于其个人的中心特质。奥尔波特认为每个人所具有的中心特质一般有5~10种,由此可见,每个人的中心特质并不多。(www.xing528.com)

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在所有的特质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B.Cattell)提出的16种根源特质,即十六因子模型。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的特质进行了分析,他接受了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关于特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特质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基于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4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3)现代特质理论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个性的理论建模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现代个性理论。

①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3个因素是: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人格问卷,这个量表在人格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5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5因素模型。这5个因素是: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1989年,麦克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因素的测定量表。

③七因素模型。尽管大五因子模式在多种语言文化(包括中国文化)中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在一些国内研究中大五因子模型也表现出了良好的一致性,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完全照搬该模式会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国内的研究者王登峰等人(杨国枢、王登峰,1999;王登峰、崔红,2004)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的个性结构模型——中国人的七因素模型。7个维度分别为: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