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学者对评价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两个方面。Saleh Fahed Alkhatib,Robert Darlington,Trung Thanh Nguyen(2015)通过考察旧的评估/选择标准和方法是否仍然符合当前的业务优先级,为外包决策提供见解,从而确定合适的标准和方法来开发新的选择。作者在分析了2008—2013年期间与物流服务提供商(LSP)评估和选择方法和标准有关的56篇文章之后编写了重点文献综述,在对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评估及选择方法和评价及选择标准,然后将结果与先前的文献研究(1991—2008年)进行比较,以确定任何可能的变化。在明确了物流文献中具体选择方法、集成模型和模糊逻辑的重要性后,开发了一个综合性的LSP评价和选择框架。Štefan Kudlá,VladimíraŠtefancová,Jozef Majerák(2017)为了全面评估物流运营商、货运代理商、承运人和其他参与实施供应链的实体因客户需求而面临的潜在制约因素,对物流链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进行所有相关约束条件的识别和评估。文章基于日利纳(Žilina)大学铁路运输系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准则分析方法来评价这些约束条件。Charles(1995)提出了非固定合作形式的供应商选择问题,首次结合数据包洛法(DEA,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和多目标规划方法来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
常松涛,罗晓利,田磊(2018)根据目前民用飞机驾驶舱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一些问题,以文献研究的方式,对民用飞机驾驶舱综合评价方法做了述评。在熟悉驾驶舱评价标准和构建驾驶舱评价剖面以提取评价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驾驶舱的人因学评价框架。张文秀,王林(2018)为充分考虑配电网评价指标数据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使配电网规划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和规划配电网,研究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和权重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的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文章构建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的常权重,在此基础上引入变权理论对常权重进行修正,提高精确度,利用云模型对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实际配电网为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岳辉等人(2005)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逆向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梁富山(2013)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起来使用,主要针对税收方面进行了研究。李红,朱建平(2012)对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各类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陈伟,王忠(2013)运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对综合评价方法在医学上的运用进行验证,为医疗行业和其他医疗单位医疗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借鉴。费良军(2015)等人运用博弈理论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并确定了其具有实用价值。田宇(2004)从顾客体验角度对物流服务质量模型应用及改进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李凤廷(2007)通过服务质量差模型的构建和卡诺模型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李爱国等(2007)对国外INDSERV(Industry Service,工业企业服务)量表在国内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和考证,从硬的过程质量、软的过程质量、潜在质量和结果质量四个维度,延伸出16个二级指标,并建立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季丹,郭政(2009)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园区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一做法对物流企业的评价类研究具有推广价值。梅虎,林玲霞等(2015)通过比较电商物流服务质量与传统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并从科学技术方面提出了提升物流服务质量的策略。李晓萍,刘美璐等(2014)从企业设备和顾客感知的角度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进行了有效评价,为物流企业自我评价提供了相关理论和实践借鉴。(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在国内外颇为少见,国外很少有对物流服务质量的独创性评价,更多的还是借鉴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我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但是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对于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消化吸收阶段,虽然有一些针对性的研究,但依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