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科学工业园区从筹建至今不过十余年,从严格的意义上还很难划分出明显的阶段性,更不似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那样,可以从空间、产业、技术、资金等角度体现出明显的变化。因此,对中部科学工业园区发展阶段的划分采取了时间维度的做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并表现出一些初步的特征。
(一)发展阶段
1.筹建阶段(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
2001年9月,台湾地方当局成立中科推动协会,标志着中部科学园区的建设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年的规划,2002年9月行政主管部门核定《中部科学工业园区台中基地及云林基地筹设计划书》,2003年7月28日中科园区和友达光电在台中县市交界处举行联合动土典礼,标志着中科园区初步筹建完成,开始正式运营。
台中科学园区筹建阶段的空间规划仅限于台中基地和云林县的虎尾基地。台中县、市不仅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网络和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拥有发展精密机械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虎尾基地的选址考虑到了未来高铁车站的设立,并配合台湾大学分校及附属医院的进驻,可发展成为主题鲜明的农业生化科技园区,对于均衡区域发展、提升公民素质与学术普及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筹建阶段,中科园区的行政主管部门把光电和精密机械定为中科的两大重点发展产业。预计整个台中园区开发完成后,可容纳百余家大、中、小企业,增加大量从业人员,吸引包括通信、光电、精密机械及纳米科技等高科技产业的进驻。
2.起步阶段(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
2003年9月16日台中市政府公告征收首批台中基地用地,标志着中科园区正式开始建设。台中园区包括中科第一、二期,占地413公顷,位于台中市西屯区与大雅区之间的大肚台地上,中科管理局设于此基地。园区邻近省道1号、省道3号、台中港、高铁台中站、台中清泉岗国际机场等交通设施,周边有台中工业区、台中精密机械园区、工研院机械所、金属中心、东海大学、逢甲大学、静宜大学、沙鹿高工、弘光科大及岭东科大等工业与学术单位。2005年底,台中基地基本建设完成。
虎尾园区自2004年第1标道路工程发包后,陆续完成自来水工程、电力及电信工程;至2006年底污水处理厂工程竣工时,区内公共工程已完成近90%。虎尾园区占地97公顷,位于云林县虎尾镇西北侧,周边有云林科技工业区、斗六工业区、云林科技大学、虎尾科技大学、环球科技大学等工业与学术单位,台铁斗南车站也近在咫尺。虎尾园区主要以光电、生物科技产业为主。台湾捷时雅迈科、元翎精密工业、富乔工业、友霖生技四家厂商目前已经建厂完毕,并且正式进行规模化生产。
后里基地位于台中县后里乡,包括后里农场、七星农场及两农场间联络兼维生道路,属于中科第三期。2006年6月后里园区开始征收土地,11月完成第一阶段驻点任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台湾高科技产业对产业用地需求比较旺盛。
不难发现,起步阶段的空间范围已突破筹备阶段的规划,由台中、虎尾两个园区扩展为台中、虎尾和后里三大园区。其中台中园区因友达光电的率先入驻而很快朝着光电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半导体和精密机械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
3.实质开发阶段(2007年至今)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科的光电、半导体及精密机械三大高科技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为中科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前三期的园区土地几乎开发殆尽,土地核配率都高达90%以上。为此,中科于2008年2月提出了“四期扩建”的计划,以光电及精密机械产业为核心,发展光电、精密机械、半导体、生物技术、绿色能源五大核心产业。2008年8月最终确定将中科四期的基地落户于彰化县二林基地,有入区意愿的厂商包括友达、华映、联相、茂德、台积电、华邦、力成、和大、高侨、元翎、高明等,投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新台币,包含公共设施在内需要土地近10平方千米。(www.xing528.com)
中科四期扩建基地的设置是台湾地方当局推动中部高科技产业集群建设最具体的方案,目的在于建构中部地区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高附加价值产业集群,树立由制造集群提升为研发创新集群的产业发展愿景。
高等研究园区即中科五期,于2009年11月核定成立,是台湾当局提出的“爱台12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未来将发展成为文化创意及高等研究园区。与前三期相比,这一阶段所包含的第四期和第五期基地更加重视原有产业的研发创新及新的产业形态,如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形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科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初步特征
台中科学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在新竹和南科之后,可以说是累积了相当丰富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招商引资和融资开发模式等方面,台中科学工业园区拥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1.当局主导型管理与间接投资并行
由当局投资兴办的园区一般都采用当局主导型管理模式,当局对园区建设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给园区发展提供大量投资、土地,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还提供园区的基础研究和培训设施,制定一系列政策吸引企业到园区投资发展,管理园区的日常运营。台湾地方当局于2007年3月15日在台中园区设立“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对中科园区进行直接管理,因此,中科园区与新竹、南科一样都属于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在投资模式方面,政府主导型的科学园区一般采用政府投资模式。政府投资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科技园区,大多使用间接融资模式,即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间接支持园区及园区企业发展。具体方式包括:政府采购、财政补贴与奖励、低息贷款、设立专项开发基金、允许发行债券、提供“种子基金”、鼓励政府研究机构入驻等。中科园区也属于当局间接投资模式。在园区的筹备阶段,当局对园区建设起着主导作用,给园区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和土地支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并召集高科技厂商进驻,进驻方式可分为两种:所需的厂房面积不大者,可以向当局租用厂房营运;所需基地在0.2公顷以上者,可以向当局租用土地自行兴建厂房。随着园区建设基本就绪,当局将主要精力转移至招商引资的工作中,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同时花大力气支持企业的研发创新工作。如对入驻企业采取税收优惠、实施“当局资助敏感科技研究计划”等。
2.后发优势引致快速成长
台中科学工业园区享有后发优势,在土地征收及招商引资过程中,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和台中地方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加速中科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工作的推进,2003年3月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中部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筹备处暂行组织规程及编制表》,中科筹备处正式成立,由竹科管理局负责人兼任筹备处主任。台中县、市政府全力支持招商,指派台中工业会理事出任中科招商委员会执行长一职,让招商过程事半功倍;逢甲大学、中兴大学等中部地区各大学也纷纷举办相关研讨会,产、官、学、研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科发展的愿景。同一时间,招商说明会接连举办,不仅为了吸引投资者加入,更为了让大众认识中科,了解中科。为了协助厂商顺利完成入区申请,筹备处还举办营运计划书撰写说明会反复地和台中县、市政府协商,积极办理发放征收土地价款、地上物补偿费及民房拆迁工作,通过细致的服务来配合开发建设工程及先期进入的友达建厂的需要。
图13.1 竹科、中科、南科营业收入比较表(单位:亿元新台币)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中科园区从初期开发、扩建、国际大厂争相入驻,以致土地供不应求,而需进行第三期基地选址开发,只花了短短三年的时间。至2006年,中科共吸引了85家企业申请进驻,其中28家正式营运,年营业收入逐年攀升至1785.16亿元新台币(图13.1),提供就业人数达2万人。这是竹科花了13年、南科花了7年才达到的成就。如此快速的成长,让筹备阶段的任务圆满达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