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区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的首批六家试点园区之一,自成立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等一系列称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高产出高效益集约化发展成效显著
2008—2011年间,尤其2011年,深圳高新区的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大幅度增长,经济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见表8.1)。2011年度,在科技部组织全国88个国家级高新区及苏州工业园区年度发展综合评价中,深圳高新区位列第二,仅居北京中关村之后。2011年深圳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54.57亿元,占深圳市总产值的35.5%。按照高新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千米计算,2011年每平方千米创造工业总产值352.57亿元,按照高新区工业用地面积3.28平方千米计算,每平方千米创造工业总产值1236.15亿元,单位面积产出超出台湾新竹科技园区,位列全国首位。
深圳高新区2011年在仅占全市0.6%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市23.95%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及占20.95%的工业增加值,对深圳市的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深圳市整体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2011年,深圳高新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091吨标准煤,约相当于深圳市万元能耗水平的10%。
表8.1 2007—2011年深圳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整理。
从2008—2011年间的企业数目、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和出口创汇额的增长率变化来看(图8.1),企业利润的增长率表现最为平稳,即便在2009年也没有下滑,其他几项指标在2009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很快就恢复增长。
(二)大企业涌现,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www.xing528.com)
深圳高新区孕育成长起一批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30余家,华为、中兴、长城科技、TCL、大族激光、翰宇药业、长园集团、海亿达能源科技、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普联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深圳高新区聚集。深圳高新区的数字视听、软件、医疗器械、互联网、新能源等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领先于国内,通信产业集群全球领先。深圳高新区内一些具有行业领导力的龙头企业,如比亚迪正在参与和加速国际新能源技术革命的进程,腾讯已跨入全球互联网企业的第一方阵,华为、中兴双双跻身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四强,标志着一个新的通信强国——中国正在世界上崛起。
图8.1 深圳高新区主要指标历年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三)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优势突出
近十年来,深圳高新区强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08年,区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14588件,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39项,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97件和32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位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位,包揽了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前五名,华为的PCT申请量高居全球企业之首。这种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所构筑起来的竞争优势,成为深圳高新区持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四)基础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不断加强
深圳高新区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地位,着力突破公共创新资源匮乏的瓶颈。首创虚拟大学园,建成深圳大学城,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创办独具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汇聚香港及内地知名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展大跨度宽领域的国际合作,着力打造全球第一个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立资本与项目对接的创业投资广场。借力国家的创新资源,开放式建设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高新区和华为、中兴、先进技术研究院已被中组部批准为第二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深圳高新区对创新资源的聚合与辐射作用,提升了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与潜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